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游戏问答 游戏问答
第五人格流派教学-第五人格各种人物攻略
tamoadmin 2024-10-08 人已围观
简介1.人格测试(大五人格测试)2.大学人格心理学论文?3.第五人格中,哪个求生者是最好用的呢?人格测试(大五人格测试)<body> 摘要 大五人格是近代权威性的人格评测工具的领头羊,它完全依托心理学的心理测量科学,客观分析人们在行为、动机、态度和期望方面的个性差异和特长特点,尤其是工作场合的表现与合作。 适用人群:企业管理人员、普通职场人士 心理学在讨论人格时,一种是 类型论 ,是
1.人格测试(大五人格测试)
2.大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3.第五人格中,哪个求生者是最好用的呢?
人格测试(大五人格测试)
<body>
摘要 大五人格是近代权威性的人格评测工具的领头羊,它完全依托心理学的心理测量科学,客观分析人们在行为、动机、态度和期望方面的个性差异和特长特点,尤其是工作场合的表现与合作。
适用人群:企业管理人员、普通职场人士
心理学在讨论人格时,一种是 类型论 ,是 通过人格类型来描述人格,将人群进行归类 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例如:九型人格、DISC、PDP等;
第二种叫做 特质论 ,并 不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而是用多个基本的特质来描述,每个特质构成一个维度 ,任何人在这个维度上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
大五人格属于特质论流派的测试工具 ,大五性格特质(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又叫「五因素模型」或「大五人格模型」,是目前公认比较全面的人格分析模型。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即人格由“五大”因素构成的,分别是:
开放性 O penness
责任性 C onscientiousness
外倾性 E xtraversion
宜人性 A greeableness
神经质性 N euroticism
这就是人格的大五模型,首字母简称 OCEAN ,ocean这个文单词的意思是大海/海洋,因此,OCEAN俗称人格的海洋。美国知名心理学家Goldberg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下面结合一份测试者报告,协助大家了解大五人格测试结果以及报告中各个参数的含义。
第1部分 测试结果
[1] 本文第一段已经说过,大五人格属于特质论,并不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因此无法将测试结果给出一个名称,(仅仅是)为了方便阅读,我们在这里采用五位数字来表达;
[2] 这五位数字分别表示测试者在开放性、责任性、外倾性、宜人性、情绪性这5个维度的分值范围。中位数为5,5表示标准分值位于45-55之间、6对应范围55-60、7对应范围60-78对应75-90、9对应90分以上,4对应分值范围为40-4以此类推。
第2部分 大五人格测试图表
在大五人格测试报告中,采用下列样式的折线图呈现受试者在开放性、责任性、外倾性、宜人性、情绪性这5个维度上的标准化分值。
[1] 在上面的折线图中,中线为标准分均值。标准分是根据答题计数与系统常模综合运算的结果,纵轴范围0~100,浅灰色区域为0-40-60以及90-100。
[2] 蓝色线条表明测试者在大五人格5个维度的标准分值。
变换一个角度,采用雷达图(下图)的方式呈现测试者在大五人格5个维度的标准分值。
第3部分 大五人格因素文字描述
1. 开放性:
开放性指个体想像力以及好奇心程度,对经验持开放、探求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人际意义上的开放。
关键词: 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
高分特征: 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多样性、变革性;好奇,喜欢事物的新奇性;欣赏艺术,对美的事物比较敏感;具有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
低分特征: 喜欢在简单和朴素的条件下思考;讲求实际,偏爱常规,比较传统和保守。
得分高者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得分低者多数比较传统,喜欢熟悉的事物多过喜欢新事物。
2. 尽责性
责任性指我们如何自律、控制自已。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评估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上的组织、坚持和动机。这个维度把可靠的、讲究的、有能力的个体和懒散的、行为不规范的个体作比较。同时反映个体自我控制的程度以及延迟需求满足的能力。
关键词: 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
高分特征: 行为规范,可靠,有能力,有责任心;似乎总是能把事情做好,处处让人感到满意。
低分特征: 喜欢在行为不规范,粗心,做事效率低,不可靠。
3. 外倾性
外倾性指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积极投入程度。
关键词: 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高分特征: 性格外向,乐于和人相处,好交际,待人友好,充满活力,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常常怀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低分特征: 性格内向,缄默和恬静,往往安静,抑制,谨慎;对外部世界不太感兴趣,喜欢独处,独立活动,社交范围一般局限于少部分亲密的朋友,有时会被错认为不友好或傲慢。
4. 宜人性
宜人性反应个体在合作与社会和谐性方面的差异。宜人性是考察个体对其他人所持的态度,这些态度一方面包括亲近人的、有同情心的、信任他人的、宽大的、心软的,另一方面包括敌对的、愤世嫉俗的、爱摆布人的、复仇心重的、无情的。宜人性代表了“爱”,对合作和人际和谐是否看重。
关键词: 信任、利他、直率、依从、谦虚、移情。
高分特征:
低分特征:
5. 神经质/情绪性:
神经质性指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神经质反映个体情感调节过程,反映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得分越低,表示情绪越稳定;得分越高,表示情绪越不稳定。
关键词: 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高分特征: 容易心烦意乱,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情绪的调节能力比较差,经常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并且这些人思维、决策、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比较差。
低分特征: 较少烦恼,较少情绪化,比较平静,对于强烈的感情,并没有什么反应,即使是在多数人都感到压力的情形下。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经常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的频繁程度是外向性的主要内容。
第4部分 大五人格因素对标分析
对标分析在这里是指:将一个测试者个体的大五人格数据(X1-5)与一组有效样本均值(Y1-5)进行比较。
上面图表就是一位测试者数据(蓝色线条部分)与团队群体(灰色折线)作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各项指标的差异。该测试者在外倾性这个维度上显著地低于整个团队。
* * * * *
大五人格职场应用
与所有特质人格理论一样, 大五人格更多地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并不聚焦在人类的行为动机,不解释人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 在探索行为风格的内在动机以及个人的自我觉察与成长方面,九型人格(属于类型论)较为方便。
大五人格通过测试(自我探索方式之一)直接获得五个因素的分值,应用起来简单方便,同时,在特定人群对标分析方面,更为便利。
在企业管理中,大五人格较为常用,例如在员工招聘和团队管理上,很多管理者认为尽责性高的人是优秀的雇员,更倾向于录用这一类的求职者。
再例如,假设要你和另一个人合作,有两个候选人可以选择,一个是好交际、对人友好、工作认真、情绪稳定、人又聪明,另一个是性格内向、对人不友好、缺乏责任感、情绪反复无常,你会选择哪一个人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大五人格在企业/职场上,根据关键因素分值,应用者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来扩展应用。
* * * * *
本测试工具的特点总结
[1] 鉴于职场人士对待性格/心理类测试耐心有限,在确保测试精准的前提下,本测试系统采用50题版本,完成测试用时约5-10分钟
[2] 结果计算采用标准分。标准分就是范围在0-100数值,是基于系统常模数据运算出来,比起答题汇总法(答题计数)更精准地反应测试者状态;
[3] 本测试系统支持个性化定制,企业用户/培训机构(代理商) 应用时,可申请定制成自己的专用版本,以便在此工具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服务。
* * * * *
阅读完上面的简单介绍,你是否愿意了解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在这大五人格的这5个因素是怎样的呈现。毕竟,在职场和生活中,多一点自我认知,会让你的个人成长变得更为清晰。
大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浅析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近年来人格心理研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日渐增多。本文概述了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内容,分别分析了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岗位匹配、薪酬设计、激励机制、绩效测评等管理环节的作用和运用。有利于发挥人格心理学理论在各种组织选人、用人、育人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测评;激励
一、人格的概念和人格心理学的内涵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重要的一点在于,人格是稳定的。二则是关注内部过程,内部过程和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过程不同,它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人格心理学形成并集各家之长后,主要有六个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二、人格心理学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看
1人格型别理论在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1921年出版的《心理型别》一书中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可以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心理型别,个体的差异进一步的划分可以分为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四种心理机能。
内倾型的人在性格上表现出沉静、含蓄、内敛的特质,较多关心自身而较少注意外在的事物,对知识性思考性的工作较有兴趣。而外倾型的人在性格上则表现出活泼、善言辞的特质,关心周围的一切,喜欢参与社会活动。
合理把握对人格型别理论的运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招聘环节息息相关。外倾型的人更为主动,在招聘中往往会表现出更加出彩的一面,与招聘官进行交流时思路流畅,举止落落大方。这样的表现在社会知觉偏差中容易产生“晕轮效应”。事实上在招聘过程中,招聘岗位仍要以职位说明书的内容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素质测评的判断指标设计,才能使性格与职业匹配。一个企业的科研部门职位的招聘更加应该看重的是独立思考,善于思索的能力,内倾型人才可能会更加适合这样的知识性员工岗位。
人格的不同型别在进行员工管理和员工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极大的影响,它影响员工选择更为适合的职业或者进行职业族的规划,在日后的培训内容选择和岗位晋升方向上提供了参考的依据。另外一方面,其预测也影响着绩效标准,外倾预测管理类的工作绩效更佳,因为这些岗位需要较多的社会交往活动。
2以集体无意识理论观跨文化人力资源的价值观管理。荣格概念中的心理图谱可划分成两个基本的区块: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个人潜意识和客体心灵即集体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荣格认为我们头脑中有一个特殊的部分是弗洛伊德没有谈到过的,他把这部分叫做集体无意识,以表明它与个体无意识的区别,它由不同于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和形象构成,且每个人的无意识素材都基本相同。正像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生理特征一样,我们也继承了无意识的心理特征。
不同民族所独有的“集体意识”在“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尤为显得突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在国外所属分公司的团队建设中,必然需要面对的就是这种由“集体无意识”造成的心理特征不同的跨文化的管理问题。一个跨文化的管理团队,必然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磨合性,这不仅存在不同拥有国籍,文化的团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磨合,也存在外派人员自身需要经历的一个“文化休克震颤”的认知过程,社会角色的模糊、价值观的冲突、异国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的不适应等等,都需要一个心理的调适期。
除了文化和心理上的冲突,由此延伸而来在薪酬管理方面的薪资制度不同,待遇差异也可能导致问题。因此除了不断调整薪酬体系,使员工理解和认同差异性,进行价值观管理也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权力距离高,集体主义”的特征使得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文化都是集体主义和权威服从的家长式文化。
荣格理论中关于“集体潜意识”的认识流传于一个民族的血脉,不易被割舍,平时不明显,但潜在的隐藏并影响着我们。在管理中包括价值观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树立都与此有关联,如何灵活的运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员工的忠诚感,形成稳定的组织承诺值得借鉴。
3“阴影”原型的以小窥大。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中关于意识的重要原型,有“阴影”这个原型。阴影一词具有戏剧性,但它包含着我们的无意识部分,这部分在本质上是消极的,可比喻为我们人格中的阴暗面。荣格主张,一个能很好适应社会的人,能把善与恶都结合进自己的整体中。
对于善与恶的合理把握,与人性的基本假设理论相关。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人性假设的特质,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实践更是建立在一系列理论与假设的基础之上。因此,人性的基本假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
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提出了人性截然不同的X理论和Y理论,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成熟的超Y理论体现了阴影的善与恶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运用。超Y理论主张组织和工作的匹配性,这有利于个人的胜任感和工作的效率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绩效的目的。
将工作设计与人结合起来,使得性格与工作相匹配,让特定的岗位由适合的人员担任,有助于实现“人岗匹配”的目的。对于工作内容与情绪,态度,动机方面需求的重视,在决策中可以建立合理的工作任务安排,薪资待遇和管理制度。而针对性格的差异化与动机态度的不同,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可以调整更加适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有效的培训结果可以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胜任率。
2、从特质学派的角度来看
1人格型别维度视角的用人。人格测验是人员测评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人员选拔工作中,我们往往只重视专业技能和能力,而忽视了个性方面的特征。渐渐地,由于人格测验有利于提高选聘工作的有效性,此类测验在选拔和雇佣人才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关注。古希腊的四种气质型别,荣格的心理型别学说,大五人格模型,霍兰德的六种与工作相匹配的性格维度等都证明了人格型别理论在人员测评中的广泛运用。通过自陈量表和投射技术等等测量方式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员的一些性格特质,利于对员工进行考评。
人格理论的特质流派中最为典型的是“大五模型”及其建立的一系列具有信度与效度的人格测量量表。“大五模型”人格的各种维度对招聘雇佣环节也有影响,包括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经验的开放性等五个维度,对性格与职业相匹配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外向性、责任感和经验开放性是衡量领导力的强有力的指标。在另一项对“大五人格”的研究中,神经质与动机负相关,而责任感与动机正相关。“大五人格”的五部分,尤其是外向性和经验开放性,也与职业兴趣和职业型别有关联。而且,在人格研究中,责任感是衡量工作绩效最一致、最普遍的指标。故而公司在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会侧重于对于员工忠诚度与归属感的培养。
2员工激励视角的薪酬设计。特质流派中的成就动机,归因,A型人格,情绪和逆境商AQ的相关知识也与组织的人才管理具有关联性。高成就动机的人,我们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需要注意到薪资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甚至可能薪酬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在工作时间长短上出现“拐点”,反而下降,这与薪酬管理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发生都息息相关。
3归因视角的绩效评估效度。归因理论对于绩效评估具有借鉴意义。区分是内因还是外因的判断标准可以用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来解释,它有三个原则:一致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
正是由于归因中存在着基本归因偏差,自我服务偏差和行为者――观察者效应的问题,在很多的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才会采取多角度的绩效评估体系。360度反馈体系正是基此缘由,从不同的物件中获得大量反馈资讯,大大提高了绩效评估的信度与效度。
3、从人本主义流派的角度来看
以马斯洛为首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企业进行人才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使得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仅仅要重视建立具有激励效用的薪酬体系,也要从其他方面出发,满足员工各个层次的不同需求,如通过丰富工作内容,工作轮岗,带薪休假,学习与培训机会,晋升通道,职业生涯规划等等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以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提高员工绩效,形成良好的团队建设,真正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目的。
4、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角度来看
这部分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也称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或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一种信念。
自我效能感很高的员工,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新环境中成功完成任务的期望也较高,渴望获得成功与认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环节,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影响。经过培训之后,员工可能会更愿意承担分配的任务并且努力的工作。从期望的角度来说,个体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努力和绩效之间具有的关系,以达到激励效果。
三、人格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们的个性特征没有好坏与对错之分,人格研究在企业管理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重视。近十多年来,人们认识到不同的个性特征在特定的岗位或者环境中具有不同的适合度,从而导致各种组织普遍开始关注人格理论在选人、用人、育人中的应用。
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人员测评,激励机制,薪酬设计,培训开发,绩效评估等方面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如今的社会是知本社会,人才的竞争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结合人格心理学理论的相关知识理论,有利于发挥性格,兴趣与职位匹配的功效,利用动机与需求,真正达到“人岗匹配”,激励员工,提高绩效,为组织创造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JerryM.Burger.人格心理学第七版[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版?中国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原,孙敏健译.美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二
《浅谈大学生“御宅族”及其人格心理学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之中逐渐涌现出一批“御宅族”,他们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需要,在与社会双向互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御宅族及对其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并深刻认识到“御宅”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力求大学生正确的看待“宅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 御宅族 宅文化 心理 人格
一、引言
“御宅族”,一个日语词汇,是对热衷动画、漫画及游戏等人群的统称,也可指其他领域的狂热者。近年来,御宅一词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来,宅男、宅女都成为大学校园“御宅族”的代名词。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御宅族”沉迷于虚拟的网路世界,他们主要特征是个性封闭和不修边幅,甚至脱离班级的集体活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选择宅生活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缩在起作用,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和挫败,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成就感,这种行为可能是在现实社会中受挫或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同时也是社会衰退的表现。其他研究和生活经验均告诉我们,御宅族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与全国常模和非宅人相比,大学生御宅族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特征,与有关研究大学生宅心理与行为特点方的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如不爱出门、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身心处于亚健康、时间管理能力较差、沉迷自己的兴趣、很强的资讯蒐集和处理能力等。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其御宅现象呈现太多的消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现状
当下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相成分当简单。他们除了上课需要去教室,其余时间基本全部消磨在宿舍。往往又由于与同宿舍的几个舍友“宅”在一起,宅的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大学生大多使用多种精良的电子产品,他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网路。他们吃饭时可以叫外卖,购买日常用品及零食则靠网购,快递送货上门,他们只需开门签收即可。而精神需求方面则通过上网玩游戏、看**、网上交友等满足。大批的“御宅族”在网路上相遇,通过各种软体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多在网路上形成了小团体,在虚拟的网路上找到了归属感,令他们更加的“宅”。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1、媒体的作用。网际网路对于“御宅族”的形成发展起著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路来完成。网上订餐、购物、娱乐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日程生活中的一部分。网路资源的存在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网路游戏更是成为多数大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无需迈出家门,“御宅族”就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很多年轻人乐于保持“宅”的生活状态。
2、大学生活相对闲暇。大学中不仅课业大幅度减少,相对于高中而言,更是没有了鞭挞我们前进的升学压力。除了上课就是呆在宿舍消磨时间,考试前熬通宵复习,就是很多大学生的生活现状。
3、传统家庭模式的演变和代际冲突
现在的青少年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是家庭沟通和交流的主
要方式,可是这种沟通会因为双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而产生代际冲突。父母往往会反复的用枯燥的话语去教育子女,对于子女身上变现出来的不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予以打压。有御宅倾向的年轻人在童年时期很少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他们从小生活在孤单和溺爱中,缺乏安全感、沟通能力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缺少正常的生活经验。在学校生活中,社会交往有时会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内心有想法却又不善于与他人沟通,所以更加留恋熟悉的家庭环境和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到精神依托和成就感。
二内部因素分析
1、寄托希望于虚拟世界来弥补自身的缺陷
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缺乏优良的交际能力,导致性格内向和交往障碍。一方面他们期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在社交活动中不得要领,始终不能如愿。若是再遭受挫折,会是他们更加自卑。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在网路上塑造理想中的“自己”,在虚拟的网路上,他们不用直面他人,寄托于虚幻的感情。
2、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考研、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有的人选择直面,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避。部分“御宅族”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面对的挑战,却不愿去克服,任由自己“宅”在自己的世界中。
3、内心脆弱,易受外界事物吸引,并且成瘾性强,有惰性心理。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从小没有培养坚韧的心智,也不曾面对花花世界中的各种诱惑。初入大学,各种诱惑接踵而至,他们偏好舒适、懒散。可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渐渐的丧失斗志,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4、从众心理
大学生具有回归群体和被群体认同的需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不想被排斥或受到攻击,所以他们需要与其他成员保持步调一致。这种从众心理是盲目的,缺乏自身对群体行为的判断。所以如果宿舍的大部人或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都变成了“御宅族”。其他人都跟着宅也并不奇怪。
三对大学生“御宅族”问题的人格心理学思考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大学生“御宅族”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一环。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社交体验是个体的人格发展的重要条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络。在“御宅族”的生活中,社交活动的缺乏导致其社交能力的下降,阻碍个体社会化的正常程序,尤其是处于个性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少年“御宅族”所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在人格发展方面,从小具有御宅倾向的青少年,在数个人格发展过程中往往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父母对于他们通常采用的是“一手包办”,导致他们能对一些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御宅现象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呢?人类的一切矛盾冲突,精神痛苦,都是由于失去某种平衡的结果。其次,对每一个人来说,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这种时候很多人不愿意面对自身的缺陷和失败的现实,而是倾向于借助某种机制,来解除自己不适应和焦虑,这就是防御机制或者调整机制。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境遇,它威胁着我们心理平衡的可能,防御机制保护我们在这些关键时刻免遭可能有的伤害。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对危机有所防御从而得到自我解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退缩?遇到无力解决的问题时,现实中的“我”萎缩,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方式来应对挫折从而得心理平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善交际,而在游戏、部落格中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敏锐和活泼;而虚拟世界中的“我”不断膨胀,使得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逐渐减少。
四、“御宅”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御宅”虽然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简单化、缓解了压力,令他们的生活相对的更加自由,让他们找到了自己更加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御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他的好处。在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1、思想方面
“御宅族”长期的滞留在相对较小的圈子里,不能与外界进行良好的社会交流。现今网路上资讯种类繁多,不免包括了一些不良资讯。部分心智不坚定的大学生在长期接触此类资讯的情况下,价值观有可能产生扭曲,偏离道德航线,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生活方面
“御宅族”生活上则比较懒散,三餐基本用外卖打发,衣服经常堆成“小山”,更有甚者懒于打理个人卫生,整日以邋遢萎靡的状态示人。由于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状态,会使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学习方面
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不仅在生活上懒散,更是将这种态度带到了学习上来。为了能过“宅”的更彻底,甚至拒绝了班级的社交活动、逃课等等,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挂科数目过多以至于不能毕业。
4、能力培养方面
长期依赖于网路的“御宅族”在社会化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御宅族”生活各方面都依托于网路,导致其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解决对策
1、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著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永续性和选择性。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能被大学生所能够接受的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御宅族”走出宿舍,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而不是一味的窝在宿舍上网消磨时间,打游戏。
2、积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教学模式。在处理大学生“御宅族”问题上更要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特有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扬长避短,鼓励他们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刻苦钻研,有所成就,而不是单纯娱乐、打磨时间。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面临就业等各方压力也需要心理疏导,尤其对“御宅族”来说,由于他们喜欢自我封闭,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加强父母与子女的交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对话有利于青少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不仅仅局限于对孩子的物质供给,要正确的引导和辅助孩子面对困难、挑战。
4、大学生“御宅族”主动调整状态,积极的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规划。大学生在遇到压力与挫折之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以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决不可选择避世的方式去躲避,要学会除错心理,坦然面对压力。大学生应主动地与人交流,参与多种形式的现实交往活动,发挥在社会群体中的作用,从而认识自身价值。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宅”在家里,也要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个规划,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并且每天花一小时左右进行室外活动。
六、总结
在这个自由、多彩、追求个性的时代,在不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作为旁观者,我们也没有过多的权利对他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置喙的余地。对于现阶段几乎是风靡各大高校的“宅文化”,我们表示充分的尊重。但单就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个性化可以使我们具有超越现实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但是又不能忽视社会化,只有走出有形的“宅”和无形的内心的“宅”,才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才不负我们大学四年的光阴。
参考文献:
1刘梅,大学生“御宅族”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索,职业教育,2012.09.25
2 张洁,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15
3罗芳,国内“御宅族”大学生产生的原因分析,青春岁月,2011.12.23
4彭琼,浅谈“御宅族”现象及其心理学分析,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法官论坛,2011.03.29
第五人格中,哪个求生者是最好用的呢?
经常玩第五人格的玩家都知道,在这游戏中求生者分为很多种流派,其中有擅长修机的,也有擅长溜鬼的角色。但实际上不管是修机还是溜鬼,求生者在游戏中最重要的还是自保,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来协助队友一起取得胜利,那么游戏中自保能力最强的求生者,都有哪些呢?
自带逃生密道——祭司
对于祭司这个会打洞的角色来说,只要密道放的好,自己肯定能逃生,而且不但能自己逃还能带着自己的逃生团一起逃,但是最低限度是可以保护好自己。有些监管者最喜欢抓祭司,毕竟谁喜欢到处打逃生通道的猎物啊,所以祭司只要自己会玩,不带团队的人也可以为团队赢得胜利的。
看不见的逃生者——冒险家
说了通道,再说说眼皮子下面不见的逃生者吧,冒险家就是眼皮底下只能听到心跳就是找不到人的角色。尤其是会躲藏的高端玩家,只要藏起来,就算是你监管者跟二郎神一样开了天眼,也难以找到冒险家,所以自己玩指数可以达到三星,虽然帮不上别人的忙,但是混淆视听还是可以。
救人位的新皇——守墓人
开逃生渠道不一定必须得隔墙穿梭,遁地术也是可以的。作为一个典型的救人位,“守墓人”就论遁地这个技能想躲到哪里更是不在话下,尤其是眼神不好的监管者,根本看不到“守墓人”藏在哪里。自己玩的不好也能躲得开监管者的追击,全力输出靠速度,必然是可以自己独自取胜的角色之一。
自带分身——机械师
机械师虽然不是传统角色,但是是所有角色里最能自救的一个了。被绑在椅子上没关系,自己能救自己,被砍一刀没关系,还是可以自救。甚至队友有危险也可以放出机械人偶的分身去直接代替队友挨一刀,这组合只要打的完美,一个角色双重配合打法就赢定了。这就属于明显上场4个逃生者,多出了第5人的战力的打法。
无限回血——医生
跟调酒师不同,医生自己的装备可以对自己起效,也就是说医生只要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己的装备无论何时都可以给自己来一次补血。所以她是“铜墙铁壁”的代表人物,还是初始就有的逃生者不需要购买,这不就是独乐乐玩家的不二之选吗?
如果不想组队,又怕早早被监管者抓住,那就选这些角色,苦练走位,早晚自己可以带自己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