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游戏问答 游戏问答
我的世界工业2电力轨道-我的世界工业2怎么导电
tamoadmin 2024-09-14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建国60时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2.600字半命题作文《~~改变我的生活》3.煤矿斜井轨道运输一列车允许挂几节矿车?中国建国60时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建国60年成就(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建国60周年军事战争上:七次战役基本全胜。对越、对苏、对印、对美等。 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6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 其余科技上:很多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在某些
1.中国建国60时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
2.600字半命题作文《~~改变我的生活》
3.煤矿斜井轨道运输一列车允许挂几节矿车?
中国建国60时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
建国60年成就(军事、政治、经济、科技)
建国60周年军事战争上:七次战役基本全胜。对越、对苏、对印、对美等。
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6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
其余科技上:很多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领先世界,但基础科技水平还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还没有最终完成)。
社会文化上:虽然教育体制不对,但比建国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
影视文化上: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国内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儿有这么多丰富的电视节目可看呢?艺术水平也在提高。民间艺术也在保护。
体育上:中国的成就太辉煌了,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了,中国的优势项目称霸全人类。最近的刘翔、姚明还有冰上项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逐渐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1、亚洲会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复香港、澳门。
民族自信心上:随着国力的壮大,人民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讲究。但最近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有抬头现象,不理智的愤青也对社会产生一定民族情绪的影响。这都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利。我们现在还不能有浓重的民族主义。时机未到。
政治体制上:总的来说也在进步。
总的说来,就这些方面,但政治体制上还是很不完善,腐败现象严重。执政党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国力的的增强,我们中国未来会更好。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5)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7)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二、农业技术 (8) 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1)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3)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工业技术 (14)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5)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6)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7)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四、通信技术 ——大型计算机 (19)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 “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20) 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微电子技术 (21) 自1965年研究开发成功第一块单片集成电路以来,建立了几个集成电路重点科研和生产基地。现在每年可生产2.5亿块电路,增长幅度达45%。“九五”末期集成电路批量生产的水平为1—1.5微米,研究水平为0.8微米,并在0.5—0.6微米工艺技术预研取得成果。 ——智能机器人 (22)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无缆机器人…… ——激光技术 (23) 经过10余年的研究,我国在X光、氧碘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功率固体钛玻璃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 (24) 80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辐射装置。 ——新材料技术 (25) 继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微合金钢。 (26) 我国现已能够拉制出直径为300毫米、重量达81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实际信息写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7) 能源、陶瓷、超导等材料方面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四、两弹一星及航天技术 ——两弹一星 (28)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著名的“两弹”。 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着《东方红》飞出地球,进入了太空。自此,“两弹一星”被写入新中国科技史册。 (29) 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 ——长征系列火箭 (30) 6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技术。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1) 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将3颗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壮举。 (32) 根据航天运载的需要,我国研制成功了“长征一号”、“ 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4种“长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发展为有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使国外认识到中国航天的运载能力和水平,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 ——人造地球卫星 (33) 1970年4月24日,我国进行了首次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地将第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972年3月3日,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1975年11月1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五、能源技术 ——核能的和平利用 (34) 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35) 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36) 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位于浙江省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它采用世界上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压水堆型,并采用经过实践检验的安全设计标准。1984年动工,1991年12月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 迄今,我国已拥有秦山和广东大亚湾两座核电站,国家拟在近期再建设4个核电项目。 (37) 此外,我国还在研制的其他几种核反应堆:1、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已研制成功5兆瓦核供热反应堆;2、60万千瓦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AC600,目前正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3、10兆瓦高温气冷堆实验堆开发研制,目前正在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进行;4、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预计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业运行;5 、聚变反应堆核电站的厂家自1958年起,现已列入“863计划”。 ——其他新能源 (38) 磁流体发电自6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已经建立了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基地,目前此项目已列入“863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体发电一蒸汽联合循环实验装置。 (39) 太阳能发电的研制始于1958年,目前全国约有38个单位和大学从事光伏的研究和与发展工作。自1976年开始地面用太阳电池商品化生产以来,现在已共有12条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生产线或工厂。 (40) 风力发电在三北北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发展迅速,19 86年山东荣成市引进3台发电机组,组成我国第一个风力电站,1991 年与德国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并网发电均运行良好。 (41) 生物质能源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合理利用,讲求效益”的政策,大力发展的农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42) 地热能方面,我国西藏地区已建成利用地热发电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发电容量为2.7万千瓦。 (43) 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建有数座实验性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40—640千瓦。
六、科学考察 ——青藏科学考察 (44)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一直没有间断。60—70年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两次科学考察与7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对西藏自治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册著作。 自1973年以来,几代中国科学家先后8次赴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对大峡谷形成历史、资源环境及其与人类和自然资源之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远洋和极地科学考察 (45) 1970年,“向阳红5号”船首次进行太平洋特定洋区的综合调查,获得海洋重力、磁力、水深、地质、水文等多学科珍贵资料。1980年5月,“向阳红5号”船再赴太平洋执行任务,为探索“厄尔尼诺”现象,为我国海洋事业、国防建设和国际海洋合作做出了贡献。 (46)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极地考察。1984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乔治岛,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年2月20 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在南极大陆落成。 (47) 1999年6月,我国首次赴北极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48) 1984—1995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大批动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突发性,向传统的“渐进论”为代表的达尔文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被国际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49) 1997年,我国科学家在贵州瓮安考察前寒武纪含磷地层,发现大量微型多细胞动物及礤胚胎化石,将动物起源时间向前推进50 00万年,再次取得早期动物研究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 (50)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解决三代纪年问题的大型项目。工程设置9个课题、40个专题、170名学者经过联合考察,在文献学、天文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就将成为迈向21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新的起点。 上述各方面的科技成果回顾,难免挂一漏万。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50年只是短短一瞬,而中国科技50年却在寻求国富民强的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国科技走过了50年,它还将创造更加辉煌的50年。
60年前,清远和全国一样,满目战争疮痍。在中国***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清远人民披荆斩棘、发奋图强,谱写出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88年建市以来,清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奋勇前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彻底改变了“天下之穷处”和广东发展“寒极”的贫困落后面貌。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
解放初期,由于连年的战争浩劫,地处粤北的清远,经济凋零,民不聊生。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仅有0.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1元。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78年,全市生产总值发展到7.23亿元,剔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增长了3.4倍,年均增长5.3%;人均生产总值发展到255元,剔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3.0%。改革开放后,清远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之后,市委、市政府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提出了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一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2004至2008年,清远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25.7%,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取得了“五连冠”的辉煌成绩。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增长了32.9倍,年均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了24.7倍,年均增长11.4%。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46.6亿元,剔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增长149倍,年均增长8.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205元,剔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增长59.2倍,年均增长7.2%。2007年9月,国家统计局在《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比较研究》公布的百强城市名单中,清远市名列95位,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89.1亿元,比1950年增长656倍。截止2008年底,在全省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清远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居全省第12位,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位居第5位和第9位,综合经济实力已由全省下游跃升中游水平。
二、经济结构深刻变化
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962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9715万元,粮食产量只有36万吨。三次产业结构为76:15:9,农业虽然占绝对主导地位,但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工商业更为落后。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均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已从传统耕种发展到基地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54.1亿元,粮食产量达到7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6.2倍和1.1倍。水果产量36.3万吨,水产品产量8.4万吨,分别比1952年增长259倍和32.6倍。交通、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在“后花园”战略思想指导下,不断探索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子,充分利用丰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漂流之乡”、“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景区”等一大批旅游品牌和称号。2008年接待国内游客达1440.1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2.2亿元,入境旅游人数47.8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915万美元。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币存款余额645.1亿元,比1978年增长613倍。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到12.1亿元。
经过60年的发展,清远不仅在经济总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结构上也发生深刻变化。首先是从农业经济社会跨越到工业化社会,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构成为13.3:57.5 :29.2,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53%的主导地位。再之,在经济体制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1978年,全市工业经济中,全民所有制产值占72%,集体经济产值占28%。公有经济一统天下。改革开放后,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2008年, 工业经济中,公有经济产值仅占5.9%,三资企业产值占48%,股份制经济占39.7%,其他经济占6.3%。
三、工业生产突飞猛进
清远工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相对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条曲折而波澜壮阔的道路。1949年工业产值仅有0.11亿元,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解放后,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发展到5.2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49年增长49倍。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六之后,市委、市政府把握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契机,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安徽海螺集团、云南铜业等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工业集群化、园区化程度不断提高,建成了中国(清远)再生资源示范基地、清远陶瓷工业城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建材、电力、机械装备、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制鞋皮革、电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化学医药、废旧金属材料回收等十大工业体系。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172.6亿元,位居全省第十位,进入了全省十大工业市行列。200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692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49年增长8211.5倍。
四、基础建设成绩斐然
解放初期,清远基础建设一穷二白。经过60年投入和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1950年至200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03.5亿元,年均增长23.8%,其中1962年至2008年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843亿元,年均增长16.9% 建成了清连高速公路、广清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清远段、凤城大桥、北江大桥姐妹桥,106、107国道,清远港等重大交通项目。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县(市)到镇通等级公路。2008年公路通车里程17485公里,比1949年增长156倍,其中高速公路达到306公里。先后建成了飞来峡水利工程、粤连电厂、阳山火电厂以及一大批小水电,发电量由1949年的11万千瓦时增加到50.55亿千瓦时。建成一批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以及农城网工程,电网规模已达全省中游水平。邮电通讯也得到迅速发展。2008年末全市移动用户达到202.1万户,比1996年增加了20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67.4万户,比1957年增加67.3万户。目前全市已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
五、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建国60年以来,尤其是建市以来,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城市功能相对完善,一个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化城市的清远形象已展现在人们面前。市区和各县城主要道路黑底化改造基本完成。城市美化、绿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绿化覆盖率达36.95%,绿地率达33.78%。城市排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从无到有,日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至2009年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投入357亿元,建成面积1102 万平方米。城乡私人建房累计投入262亿元。大型楼盘雨后春笋般涌现,北江两岸耸立着几十座二、三十层的高楼,成为北江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交通便利,被中国城市国际协会评为“中国宜居城市”,成为市民安居乐业和海内外商客投资置业的乐园。2008年底,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四通八达,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农村住房楼房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5平方米。
六、国内贸易繁荣昌盛
建国60年来,我市传统商贸业快速发展,在“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的思路指引下,2008年全市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62亿元,比1957年的0.96亿元增长了260倍,年均增长11.5%。连锁超市、专营店、专卖店等各种新型的零售业态应运而生。国美电器、新一佳、华润万家、益华百货、麦当劳、肯德基等大批现代连锁企业入驻我市,星级酒店达43家。大部分乡镇建立了综合性的农贸市场,个体工商业活跃于城乡市场,促进了城乡市场的繁荣。2008年全市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1.9亿元,比1975年增长了155.3倍;农村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8.7亿元,比1975年增长了55.2倍。
七、对外经济发展迅速
建国初期,由于外国政府对我国实施经济封锁,我市对外经济几乎是一片空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经贸活动迅速发展。1988年至2008年签订利用外资项目累计达3502个,合同投资金额62.7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2.66亿美元,前来投资项目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各大行业,截止2009年上半年,全市共注册“三资”企业1000家, 注册资金达 35亿美元以上。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9.6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由1988年的0.07亿美元扩大到13.77亿美元。除一般贸易方式外,加工贸易已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5.15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81倍,尤其是2004年至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连续三年在全省排名第一。
八、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2008年,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32.42万人,比建国初期的1952年增加了32.02万人。建成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0所,省、市一级学校117所。创办了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南华工商学院等高等院校。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0.85万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清远市技工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目前各类职业学校在校生近4万人。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在校生54.7万人,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7.8%。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科技活动机构数发展到18个,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2627人,专利申请量180件,专利授权量149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成了“省电力线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共有17家企业分别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或广东名牌产品称号。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9家。
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全市共有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9个。图书馆藏书量达80.5万册。报纸出版份数1382.2万份。电视覆盖率97%。铺设光纤长度6375.8公里。各类卫生机构发展到65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7969张,比1952年增长了22倍,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06万人,比1952年增加了0.98万人。每万人口拥有床位数21.57张,拥有医生数28.64人,比1952年分别增长了9.3倍和4.5倍。
社会保障全面推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也全面提速,社会保险各项改革稳步推进。2008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了46.7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37万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4万人。
九、人民生活明显提高
建国60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25772元,比1998年增长2.7倍。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6元,比2005年增长了39.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887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47倍。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档次不断升级。冰箱、空调、洗衣机、移动电话、电脑、小轿车等高档消费品渐渐进入普通百姓家庭。饮食由原来的温饱型逐渐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转变。消费层次不断升级,消费结构更趋合理。
60年的沧桑,60年的巨变。清远人民已把一个粤北小城镇建设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昔日的“寒极”成为今天的投资“热土”。 2005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以《广东酝酿发展模式之变》介绍了后发地区跨越发展的“清远现象”经验。面对过去的成绩,清远人民并不自满。今后,将以“四个化”战略为指引,沿着“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600字半命题作文《~~改变我的生活》
阿姆斯特朗改变了我的生活
还记得那些靠在奶奶腿上聆听月亮美丽传说的夜晚么?皓月当空,皎洁的玉盘上隐约的阴影,如同神秘的面纱,半遮半掩,却最是扣人心弦。
记得我在床边捧着脸,看着月亮上同样的阴影却从不腻烦。嗯,这很像乌鸦啊,可是,转个角度……嗯……这么看又像是狗。可是桂树呢?那棵吴刚一天到晚在砍的桂树呢?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棵树啊。好吧,那么我最喜欢的玉兔呢?再转个角度……嗯,这样就有点像了……
美好的记忆涌出,合并多项式,总离不开那一轮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扳着指头就不知能说出多少首与月有关的诗,那是中国人斩不断的情丝啊。与月的羁绊从五千年前走到现在。
月,一直都是国人的精神家园。可是,当阿姆斯特朗的脚,踏上月球的那一刻起,一切,灰飞烟灭。
没有广寒宫,没有嫦娥,没有玉兔,没有吴刚,没有桂树,没有那想象中的一切,冷冷清清。一个个环行山仿佛瞪大的眼睛,嘲讽着人类那多余的想象是如此可笑与荒唐。小小的一步,碾碎了所有有关月的幻想、浪漫、诗意。
有人却笑了,说:“这是人类的一大步。”得意的神情仿佛掌握着全宇宙的秘密。
我在想,若李白生在今日,知道了那轮皎洁的月盘不过是一个布满坑洞的球体,那温润的月光不过是对太阳光的反射,那么他还能写出那些有关月的千古佳句么?过于精确的分析让人失去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那层距离,失去了那最为扣人心弦的神秘。这难道就是现代科技的副作用吗?在物质不断满足的同时,我们却丧失了精神的充盈。
阿姆斯特朗的那一小步,给人类带来的到底是福还是祸?我无法回答。于是,我只能说:阿姆斯特朗改变了我的生活。
网络改变我的生活作文
网络改变我的生活自从我家买来电脑这段 时间,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听我慢慢道来。
以前老师布置一个查资 料的作业,我不是不做就是要跑到很远的书店里去众里寻他千百度去寻思答案。
还要翻很多的书,有时还查不到呢!真是太麻烦了。
买了电脑后就不同了,wo想查什么资 料就在百度中去搜索答案,真是方便极了!电脑不仅能查阅览室料,还能聊 天呢!只要在腾 qq里注测之后,就会和网友个够。
我家里每天上网时间最长的就要数爸爸了!每天他下班,首先忙着 做的就是开电脑,和,网友们下象棋,比拼比拼。
只要爸爸一下象棋就可说是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了。
只要妈妈上班,他就可以什么都不顾 地玩游戏了。
有几次 还忘了给我做饭。
有一次 爸爸对我说:“乖女儿,你自己去下面吧!顺便也给我下一碗,你千万 别告 诉妈妈,明天我给你买零食吃。
”唉 !他真是玩游戏永无止境啊!我真希望他玩游戏能够有尺度呀!而且电脑看多了,视力也会下降,对自己的身 体也不好。
妈妈用电脑的时间排在第二位。
她每天下班,都要 先看股市的行情,看一 下财经新闻,研究一下股票,然后听听歌 ,斗一下地主。
告 诉你吧!我妈已经有两千多分了,而我爸爸还负两百多分。
差 距实在是太大了。
我嘛,用电脑的时间,当然就最少了。
星期一到星期五,只能查查资料,写作文的时候,到小荷作文网去参考一下别人的作文。
星期六到了,如果我这一周表现得好,妈妈就会奖励我30分钟的时间自由安排。
我总是先 去看 我那可爱的小企鹅 宠物 ——精灵竹 。
因为我平时根本不能照顾它。
只能到了这个时候来看 它一下。
当然,我关注它的时间也不多,就10分钟,另20分钟就拿来打小游戏。
我最喜欢打的就是儿童类各敏捷类,我觉得它们可以使我感到快乐,而且能让我在游戏中得到动脑的机会。
没买电脑以前,全家都会看电视,可现在,电视已经没有一个人看 了。
这就是网络改变了我家的生活,使我家更加快乐,温馨。
这就是科技改变的现实,网络真的太神奇了,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
改变了我的生活半命题作文400字
分数,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是一个快乐的女孩,自以为集天下所有的快乐于一身,心里自然常常是阳光灿烂了,很少出现乌云密布的情况,暴风雨更是罕见.可是,像我这样快乐的人也会因分数而发愁,也会因分数而闷闷不乐.在越来越多的考试中,我和分数有了不解之缘,我的生活渐渐变得离不开它,它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和分数相识还是在三年级上学期的一次考试时.那一回,我的数学考了98分,语文考了90.5分.次次满分的我一下子变得整天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我终于认识到了分数的存在,分数对我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在考试过后,总要出现“分数”这个意义重大的名词.分数也让我感知到了对手的存在,稍不留神,被人就有可能抢走我第一的“宝座”.我变得愈加小心,生怕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分数可以改变我的生活,但它也不是一无是处.分数高的时候,会让我感到成功的快乐;而分数低的时候,又会让我加紧学习,努力赶上去,也会有更多有价值的过去.分数也会给平淡无奇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可思议的乐趣.说了半天,分数,到底是怎便改变我的生活的呢?请听我给你“二两棉花四把弓——细谈(弹)细谈(弹)吧!原来我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阳光,随着步入高年级,分数加重了我的学习负担.不说期中、期末和摸底大考,光平时就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考好了,耳边尽是表扬、鼓励我“更上一层楼”的话;若是分数稍低了些,话就不同了:“平时老告你学习上不能放松,你偏不听,考砸了吧?”,“某某同学的这次考试小有退步,希望他(她)能努力学习!”同学们也会说:“某某,你考的可‘真好’呀!”“我真‘敬佩’你!”“……”可以说,分书既改变了我的生活,还掌握了我的命运.只要它稍稍偏向别人一点,我就“遭殃”了.得,不说了,再说监考老师改认为我在作弊了.唉,时间快到了,我得赶快写了.纵观考试大军,一个个手拿钢笔,眼盯试卷,做完的喜笑颜开,不会做的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同学们心里像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味味俱全.书改变了我的生活
作文 (500字): 信息改变我家的生活
学校的“小喇叭”广播里,我了解了什么是低碳生活。
我只是模糊地记得,“低碳”就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使空气更清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注重环保。
可是生活中怎样做才算“低碳”呢?带着疑问,我上网查资料,订立“低碳”生活计划,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没想到从自我做起,想“低碳”,很容易,我们离低碳生活并不远。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越来越离不电脑了。
电脑打字、电脑设计,网上购物、网上查资料,随时随地我们都依赖于电脑帮忙。
可是学校有了电脑,工作单位有了电脑,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脑,那可就不“低碳”了。
因为电脑得用电啊,发电得烧煤啊,长时间耗电就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以前我就不注意节约用电,每次上网查完资料,离开的时候总不记得关电脑。
听爸爸说系统待机同样耗费电能,不经意中我成了违背“低碳原则”的“坏人”。
知错就改,我下定决心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我找了个小卡片,画了个“大嘴猴”写上“想着关机、我要节电”,贴到电脑旁边的打印机上。
这下我忘不了关机了,不会再“犯法”了,要不然“大嘴猴”又要对我嚷了。
哈哈!这就是我的“低碳”建议:当你估计离开电脑超过两个小时,请关闭电脑!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
做饭、洗碗、洗衣服都需要水。
从前我总以为水是用不完的,你看,回家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流出来了,源源不断啊。
后来有一次突然停水了,我家又没存水,这下没法做饭了。
妈妈去超市买回矿泉水、面包和脆脆肠,“对付”了一顿。
晚上也不能洗脸洗脚了,这样上床睡觉还真觉得有点别扭。
那天我在电视里又看到新闻报道我国西部地区总是闹旱灾,长年无雨,地里的庄稼都要枯了。
他们的生活用水也要限制,排队去井里打水是常有的事。
这下我知道水的珍贵了,爸爸告诉我“水已是稀缺资源,节约用水才是低碳生活”。
我和爸爸共同制定了“节水方案”:洗完脸的水可以洗脚,洗完脚的水还可以冲厕所,生活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这也是我寒假里的又一个“低碳”生活体验。
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能步行上学、上班,就不坐车;尽可能乘坐公交车出行,少开燃油汽车。
从我们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选择低碳生活,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其实很简单。
请记住,随时随地尽可能减少生活和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你就是“低碳一族
作文《短信改变我们的生活》
15年前,英国人尼尔帕普沃思给朋友发出了一条“圣诞快乐”的短信。
这或许算不上世界上最有创意的节日问候,但却是全球第一条手机短信。
如今,全球每天有数十亿条短信通过电波传递,手指轻弹间,很多关系由此开始或终结。
短信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称,“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新器官”。
这种新的交流模式变得日益重要,“如果手机忘在家里一定会很焦虑,其实回去一看也没什么正经事”。
国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
短信改变了传统思维和习惯,事实上,短信已渗透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
新问候:短信拜年以前人们见面了才问:“吃了吗”,“过年好”或者“生日快乐”。
据北京移动、北京联通两家移动运营商统计,2007年的年三十手机拜年短信轻松跃过4亿条,如果再加上小灵通的短信发送量,逼近5亿条。
这意味着,当天平均每秒钟就有5800条短信在北京人的手机间传递。
中国两家最大的移动电话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估计,2007年春节期间发送的拜年短信总量达140亿条。
这比2006年的数据高出14亿条,显示中国人越来越依赖短信这种通讯方式。
不过在拜年短信流行的同时,也有人发起“抵制短信拜年运动”。
呼吁抵制拜年短信的人士提出,短信拜年有“七大罪状”——“造成尴尬、稀释人情、帮运营商赚钱、网络堵塞、审美疲劳、容易受骗、让社会冷冰”。
新职业 短信写手短信还制造了一个新职业:短信写手。
专门从事短信编写创作的短信写手,将自己创作的短信在短信网站或门户网站上发布,被下载后,在1毛钱的短信发送费用里,写手可以提成1分钱。
据说,在一个繁忙的短信周期(比如春节),写手赚得多的可以有上万元收入。
新渠道 短信购物电视购物、网络购物,我们都已经不陌生,现在又有人推出了手机短信购物的服务。
动动手指、按动手机键盘,按照杂志上的指示输入几个单词,发出短信,就可以坐在家里等待货物送上门来。
在北京王府井和西单这样的繁华商业地带,出现了一种短信自动售货机。
顾客只要按照售货机上的提示操作就可以从售货机中买到饮料、食品等商品。
花费可以在月底的手机消费中扣除。
这极大方便了那些出门没带钱的手机用户。
新媒体 改变写作方式2003年,日本一位业余作者突发奇想,通过手机短信连载方式发表小说《深爱》,一年内预订这篇短信小说的读者就突破了200万人。
通过手机阅读短信小说已经成为流行的阅读新方式。
2004年9月,中国首部手机短信连载小说《城外》发布,标志手机阅读开始在中国崭露头角。
短信因为它的传播广泛和迅捷,在纸媒、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被誉为第五大媒体。
2005年8月,中国出现了“手机文联”,全称是“e拇指手机文学艺术虚拟联合会”,是中国第一家民间组建的虚拟的手机文联,会员来自全国各地喜好手机文学创作的发烧友。
至少在民间,手机文学被当成一种文学体裁得到了承认。
新人类 不说话的“拇指族”在北京移动工作的董先生,儿子今年24岁。
董先生发现,儿子有手机却很少通话,几乎成了一个短信收发机。
就是和朋友约会也一定通过短信。
董先生看到儿子为了一个约会发送十几条短信忍不住提议,你一个电话不就约清楚了吗,怎么那么费事发短信啊?可儿子不以为然。
后来儿子告诉他,用短信和朋友交流跟说话的感觉完全不同,很多说话不能表达的意思通过短信却很好说,而且短信中一些特别的字句,只有收发短信的人能领会,这种感觉是说话不能替代的。
这种习惯用拇指发短信与人交流的人现在有一个称谓:拇指族。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类似短信这种非对视 *** 流方式相对比较容易传播暧昧情感:我把我的感觉说出去,而不用顾忌你的反应(至少没法立刻看到)。
而文字本身就含混、多解,只有当事双方方能体会其中深意。
宗合
电改变我的生活 作文400字急急急!!!!!!!!!!!!!!!!...
第一次工业革命带人类走进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懂得了如何使用电动机和发电机,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时代。
于是电子计算机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所以就有了比尔?盖茨,接着千家万户都有了电子计算机… 到了今天,网络也进入了人类的生活,于是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
以改变我的什么为题写一篇作文!150字~200字
改变我的——洪老师洪老师从三年级开始带我们这个班,那时候的我胆子非常小,作业也做的很马虎,洪老师不仅没有把我当差学生看待,而是每天都耐心地教导我,这使我印象深刻。
记得有一次,妈妈来接我,而我却要留在教室里订正作业,但我却和妈妈走了,这使洪老师非常的担心。
第二天,洪老师看到我后,很着急的问我去哪了,我不好意思地说和妈妈走了,我本以为洪老师会批评我,但洪老师却和蔼可亲地说下次要和我说了。
这使我听了异常感动。
经过了这件事,我以后对洪老师格外尊敬了,作业的质量也好多了,觉得洪老师十分的亲切、很有责任心,对我们十分的关爱。
在今后的中学生活中,我也不会忘记洪老师那灿烂的笑脸,那一直为我们无私批改作业的那双手,我会永远地、永远地记住恩师——洪老师!!!
初一作文《初中生活改变我》 急呀!!!
初中生活改变了我告别了小学,迎来了丰富多采的中学生活,在这期间,我发生了许多变化。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交给我一些任务,有时候完成的不是很好,老师也不会批评我,只是报以微笑,让我下次做好便是了。
到了中学,竞争更激烈了,老师要求的质量也更高了。
刚开始几天,我还没有完全脱离小学阶段,不适应初中生活,结果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被老师批评了。
有一天,老师把我叫到老师办公室,对我说:“纪辰,把咱班的安全责任书收齐。
”我于是跑到班里,让大家把安全责任书交到我手里。
结果有三个人把安全责任书弄丢了,我写了一张条将此事告诉老师,又把其他同学的安全责任书交给老师。
老师对我说:“让他们三个想办法复印一份。
”我把老师的话传达给他们,便认为这件事我已经完成了,渐渐地把它忘了。
过了一个多星期,老师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纪辰,你收齐那三份安全责任书了吗?”我默默无语,在一旁低头站着。
老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便说:“我交给你任务是因为我信任你,认为你能做好,可你却让我很失望,别的班已经早早地交上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你赶快想办法做好这件事。
”我回到教室,把那三个人集中在一起商量这个问题,恰好有一个人身上带着钱,我便向语文老师那儿借了一份,匆匆忙忙地跑到印刷厂复印上三份,事情成功地解决了。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以后干什么事情都不要拖拖拉拉,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老师交给我的任务。
初中生活教会了我许多东西,让我有了许多变化。
比如以前我只愿意听表扬的话,一旦受到批评就很不高兴,心里也不服气,找理由推卸责任。
现在遇到批评的时候,我会冷静分析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错误,并极力改掉它,从而更加完善自己。
作文:科技改变生活(500字) 三个作文
[1]科技改变生活 眼下,科技越来越来发达,人们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
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信息时代”标志性的物品之一——手机。
手机的外型小巧玲珑,很轻便。
它的功能可不少,能发信息、拍照、查日历、上网、录像…… 其中功劳最大的,也是最常用的就是快速的发信息和通话了。
要想在古代,人们见一次面,传递个消息,都得用上几天或更长的时间。
还有写信,你在东城,我在西城,从东城送一封信给我,有时要十天半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多漫长的等待呀! 可是,自从有了手机,生活就改变了。
有紧急情况,不用急,只要发一条信息,也就几秒的时间对方就收到了。
要在哪里碰个面,只要打个电话就行。
多快捷呀!让我们节省少了许多富贵的时间。
当然,手机并不代表所有科技。
现在的因特网呀,人造通讯卫星呀等等都让人类的生活更加舒适,更加便捷。
总之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很多。
[2]科技改变我的生活随着全球的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丰富。
地铁、高铁、飞机、电话、手机、自动电梯等。
这些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磁悬浮列车不是紧贴钢轨行驶,而是以悬浮形式,行驶在轨面上。
原来,它利用了电磁感应的相吸和相斥的原理,使列车的车身浮起来,再由太阳能、风力或水力等发动的电力来推动列车前进。
这种列车不会有噪音,安全平稳,不会污染生态环境。
日本的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磁铁和线圈感应的磁场力量,使车身悬浮。
英国伯明翰的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磁和轨道之间的磁场力量来悬浮列车。
水泥搅拌车是来运泥的,而工地要用分散的泥块。
为了不让泥水结成硬块,于是就边走边滚动。
有一种大型的运动输车也是圆厢,它是用来运输液体的车。
液罐车的圆形设计有一定的道理,首先以同样面的材料,以圆形围成的体积最大;再是圆形的没有边角,不容易破损。
圆形的罐体承受压力也比较均匀。
人造卫星是一种高科技的传播建筑,每过几年全球必须发射一颗人造卫星。
卫星由星体、转发器及接收与发射天线、太阳能电源系统、姿态控制与轨道控制系统等组成。
我们看到千里以外的电视节目是由卫星发射天线到各个地区的接收战,还会分别提供一些辅助器。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千里以外的电视节目了。
高层建筑在城市常有,是因为地价昂贵,所出只好采用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方柱形、圆形、棱形等。
常见的有一字形的建筑,像一个长方形的积木,抗风能力较差。
圆柱形建筑抗风能力较好,采用圆柱形著名建筑有美国亚特兰大桃树中心广场饭店,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锥形旅馆。
锥形建筑的抗风能力最好,而且抗震的能力比较强大。
科技在改变我们生活,科技正把我们领进一个全新的社会。
只要我们热爱科学,研究科学,观察科学,就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 [3]科技改变生活时代在变化,科学在进步。
科技越来越发达,电脑也在慢慢的步入我们的生活,网络现在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比如聊天、上网、学习…然而,电脑的出现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变化。
小学生上网很少有学习的,大部分都是玩游戏,聊天。
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正是有了电脑的出现才有了种种例子。
科技改变生活。
虽然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但是环境的恶化他们是否看到,空气越来浑浊,人们再也无法呼吸到新鲜空气,冬天下雪很少,难道你们都不知道吗?科技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动物也难逃厄运。
空气的浑浊使动物无法生存,环境的恶劣使大部分动物濒临灭亡。
科技改变生活,我希望科技有一天能真正“改变生活”。
科学改变我生命作文500字
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丰富多彩的节目时我们手按鼠标在计算机的世界里畅游时;当我们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津津有味地吃着西瓜时……我们可曾想过: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么多的变化?是科学!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改变了我们身边的一切,改变了整个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的面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奶奶说:人的寿命变长了!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饥饿和疾病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大敌,无数的人被疾病和饥饿无情地夺去宝贵的生命。
我国在新中国建立以前,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
怪不得姐奶奶以前老念叨着“人生七十古来稀”唉声叹气。
而现在,奶奶有什么头疼脑热的,到医院买些药打几针就好啦。
所以,奶奶整天乐呵呵地自夸身体好,还说什么“人活百岁不稀奇”呢!爸爸说:我们的劳动变轻松了!再也不用像爷爷那时候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靠艰苦的体力劳动,靠捉摸不定的老天爷吃饭了。
在采用高新技术的农业园区里,耕地、播种、收割等程序都可以用计算机来管理,用农业机械来完成。
它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妈妈说:我们的生活变好了!以前,人们总要为温饱问题发愁。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装满了米袋子,盛满了菜蓝子,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吃得更丰富了。
去年,我家还盖起了两间四层高的楼房。
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天地,爸爸还在我的房间里安装了空调器,冬暖夏凉,我可以安安静静、舒舒服服地在里面写作业看故事书啦。
要我说呢,我觉得科学技术的进步,把世界变小了!每年春节,隔壁的张大爷都要通过越洋电话,和远在台湾的弟弟通话祝贺,相隔万里的亲人如在耳边。
想唐僧到印度取经,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整整走了好几年才到达目的地。
现在,快速安全的汽车、 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把我们的足印在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地方。
这个“五一”节,我们一家还去了一趟首都北京呢!在世界的东方,我们的先人发明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创造了自己辉煌的历史。
我们幸运地生长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科学的花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鲜艳夺目,科学的道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宽广。
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就培养起爱科学、学科学的好习惯,树立科学精神,勇攀科学高峰,去创造美丽的家园。
改变自己为话题的800字作文
改变自我改变世界鲁迅弃医从文的改变,使他成为的旗手,来医治当时人们腐朽的心。
梵高不做传教士而学习绘画的表现,使世界艺术画廊又多了一颗璀璨的明星。
一只乌鸦在天空中飞翔,好像在寻找什么?有一种黄鹂问他:“你东张西望的在干什么”乌鸦沮丧的说:“所有的人们都讨厌我的叫声,说我的叫声太难听了,所以我要搬到别的地方去。
”黄鹂笑道:“不管你搬到哪里,你的叫声总是很难听,你应该改变自己…….” 其实坚定自我是必要的!正如: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
”是孟子对自己的做人准则。
“你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对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的要求。
但是又是改变自己同样重要,正如那只乌鸦一样,如果他在人们的面前不叫,那么他就不用搬到其他的地方去。
还有许多的人选择的是改变自己。
鲁迅弃医从文的改变,使他成为的旗手,来医治当时人们腐朽的心。
梵高不做传教士而学习绘画的表现,使世界艺术画廊又多了一颗璀璨的明星。
通过改变自我超越旧自我,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是生活的强者不满足于现状的表现。
是生活强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改变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是一种自觉行动。
改变自我的前提是认识自我,而不是盲目改变,负责就会想乌鸦学鹰,邯郸学步一样失去自我。
那些不能改变自己的,只能被环境淘汰。
高尔斯华绥笔下《品质》中的老鞋匠虽然拥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艺,但却不愿改变自己,致使无法跟上机器化的时代,坚持手工制好每双鞋,最终饿在自己的鞋铺中。
改变自己,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不被环境淘汰。
改变自己,方可以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历久弥香的琼浆,方可以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编织绚丽辉煌的彩虹,方可以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力筑起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改变自我也是交友之道,比如自己和同学相处的不融洽,这时就要找自身的毛病,并及时改正,主动去接受那个同学,变被动为主动,而不是自找别人的毛病。
但是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应定要坚持自我。
总之对于一个人来说,坚定与改变同样重要,而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600字半命题作文《~~改变我的生活》
煤矿斜井轨道运输一列车允许挂几节矿车?
蒸汽机车发展史 -------------------------------------------------------------------------------- 时代需要蒸汽机车 到1800年,骤然提高的效率使工作迫切需要运进大量原料,同时将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的市场上去。用蒸汽动力取代力量和耐受性差得多的马匹来用于运输车辆,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渴望。一位美国蒸汽机制造者奥利弗·伊文思预言:“总有一天,人们可以利用蒸汽机旅行,由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如鸟类飞行一样快速。旅客清晨自华盛顿出发,可以在巴尔的摩吃早餐,在费城吃午餐,而同一天在纽约吃晚餐。” 世界上第一辆蒸汽动力车 1763年,法国陆军的技术军官古诺所在的兵工厂生产一种炮身由生铁铸成的大炮,这种大炮需要几匹强壮的马才能拉动。古诺希望将蒸汽动力用于拉大炮,并且向陆军部提出了制造一台样机的建议。他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法国陆军大臣前瓦兹尔公爵的支持,并拨给他2万英磅试制费用。经过6个努力,1769年,古诺制成了他设想中的蒸汽动力车。 蒸汽动力车车身是很重的木制框架,前面支撑着一个大锅炉,后面是两个汽缸,锅炉产生的蒸汽送进汽缸,锅炉产生的蒸汽送进汽缸,推动着装在里面的活塞上下运动,再通过曲拐把活塞的运动传给装在车框架下面的前轮,操纵前轮转动前进。 古诺的蒸汽机车的命运 古诺架着他的蒸汽动力车真的走起来了!不过它的速度每小时才4000米,比马车慢得多。而且,蒸汽动力车走了大约15分钟后就得停下来,因为锅炉里的蒸汽已经跑完了,古诺必须下车给锅炉添水加煤,等到锅炉里重新喷出蒸汽以后才能继续行走。 经过反复改进,这台蒸汽动力车上已经可以乘坐4个人,速度也提高到每小时9000米。陆军部下令古诺再制更大型一些蒸汽动力车,要求达到载重4580千克的标准。可是,那辆蒸汽动力车试时由于操纵不灵活,车辆撞到兵工厂的墙上,墙撞塌了,车也撞坏了。尽管如此,1771年,一台更大型的蒸汽动力车经过改进,已经达到可以牵引4-5吨重物的水平。但这辆车造成后,法国政府对此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 尽管如此,古诺的蒸汽动力车试验却是自车轮发明以来,有关陆地运输的最大事件。在此之前,车轮只是一种被动性装置,用以减少车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只有古诺的机器是将蒸汽机的动力通过齿轮传到车轮本身,使车轮变成实际推动车辆运行的工具。这是今日所有火车、汽车行驶时的基本原理。车轮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藉人力或者畜力以外的动力向任何方向行驶,而且车轮的基本作用也已经完全被改变了。 德里维斯克制造了一台蒸汽机车 英国的理查德·德里维斯克是一位矿场经理的儿子,生于1771年。19岁,德里维斯克当上了矿场的工程师,便开始研究改进瓦特的固定动力蒸汽机。德里维斯克将锅炉制作成管状,每一根铜管的直径为2米,这种管形锅炉使得蒸汽的压力大大增加,可以得到比瓦特蒸汽机大得多的动力,而且比较安全。1801年,他利用自己制造的这种高压蒸汽机制成了他的第一台正式的蒸汽机车,不过它只是在普通路面上行走。同年12月28日,在一群友人陪同下,德里维斯克架着机车向小山上行驶,但机器发生了故障。据一位目击者说:“车子被推进路旁一间小屋,全体同行赴旅馆休息,用烤鹅和酒来安慰伤心。随后他们可能已将蒸汽机车的事完全忘光,以致锅炉水烧干、铁板都烧红了,蒸汽机车及房屋等能烧的部分都全部被烧毁。” 一次打赌使蒸汽机车爬上钢轨 当时,出了了由马拉着装的铁轮的煤车,在铁制的路面上运煤,以防止车轮陷入地面,同时减少摩擦阻力,提高运载量和速度。 德里维斯克认为,这样的铁路马车,完全可以用蒸汽力来代替马力。1804年,一位铁器制造商和德里维斯克的朋友打赌说,蒸汽机车就是造出来了,也决不可能拉着10吨铁跑完煤矿大约15.5千米长铁制的轨道。于是德里维斯克就为他的朋友造出了一台真正在铁轨上行走的货运蒸汽机车。 1804年2月22日,德里维斯克报告说:“昨天我们坐蒸汽机车出发,机车一共带了10吨铁、5辆车、70个人……和厂主打赌500多币的人也和我们一同坐完全程,他最后承认自己赌输了。” 德里维斯克制造了第一台载客火车 尽管德里维斯克的货运蒸汽机运行取得了成功,但缺点是蒸汽机车和它牵引的货物太沉重了,生铁铸成的铁轨发生了断裂的事故。于是矿山的主人拒绝了德里维斯克的蒸汽机车,还是决定用老办法马拉货车来运矿石。 1808年,天才的德里维斯克在伦敦建造了一条圆形的轨道,他用自己的制造的蒸汽机车牵引一列满载乘客的车厢在轨道上作了运行表演。这个表演被称作“看谁能赶上我”,进场观看表演的人需缴费1先令。好奇的青年人还爬到机车后面的车厢里去坐坐。这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列真正的载客火车,也是伦敦第一辆牵引的载客车。但当时人们并没有立即意识到它的重要价值。德里维斯克十分失望,他写道:“我以为这些试验足以向大众显示,这辆车可以普遍使用;虽然它甚有前途,但终于仍被埋没,这使我再也没有勇气去做任何实验了。” 用齿轮解决车轮和铁轨的关系问题 人们发现德里维斯克蒸汽机车失败的原因在于机车车轮无法在铁轨上稳定运行,于是许多人开始设计一种新的车轮和轨道。一位名叫约翰·布伦金索普的工程师制造了一台齿轮轨道式蒸汽机车,滚动的铁车轮上带有齿牙,行驶机车时,轮的齿牙与轨的齿牙相吻合,行驶起来就不致于打滑了。1812年,这种带齿轮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由于齿牙只设计在铁轨的一侧,使得机车行走时缺乏稳定感,所以如果要使机车行车稳定,有齿的铁轨应该安装在铁轨的中央。可是马拉车作为运输煤炭的补助方式不能完全舍弃,铁轨因而仍要留给马拉车行走,这样上述问题依然难以解决。结果,布伦金索普设计的带齿的蒸汽机车,以每小时6000米的速度,牵引20吨重的煤车,在那个煤矿上运行了好几年。 给机车装上两条腿 还有一位名叫布兰顿的工程师在蒸汽机车的后面装上两条像马腿那样的腿,交替着支撑在地面上以防止机车在行驶时打滑。这种机车于1813年试行。不幸的是,这两条腿不仅使机车速度放慢,而且还引起了机车的强烈振动。 既不用齿轮也不用腿的机车 几乎同时,工程师海德雷也制成了一辆机车“巴芬比利”号,汽缸安装在接近车轮的地方。从此以后,蒸汽火车头的汽缸大致上都是装在这个位置。它既不采用有齿的铁轮和有齿的铁轨,也不装上像马腿那样的脚,只是采用铁制的车轮在铁轨上安全行驶。这种蒸汽机车的试行证明,只要在车轮与铁轨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就可以保证蒸汽机车的行驶。这台蒸汽机在怀拉姆煤矿连续使用了将近50年。 斯蒂芬森也学着造机车 乔治·斯蒂芬森1781年生于英国一个矿工的家庭,直到18岁还是一个文盲。他不顾人们的嘲笑,和七八岁的孩子坐在一个课堂里,从认字母开始学起。19岁时,他为自己已能够写出自己的名字而欣喜不已。 到1810年,斯蒂芬森开始着手制造蒸汽机。1814年7月25日,斯蒂芬森自己动手制作的第一台机车开始运行,取名“布鲁克”号。这台机车有两个汽缸、一只2.5米长的锅炉,有凸缘的车轮防止打滑,而铁轨是平缘的。它可以拉着8节矿车,载重30吨,以每小时6.4千米的速度前进。 火车的名字从此叫响 “布鲁克”号机车在斯蒂芬森家门口的煤矿里的轨道上行驶,机手是斯蒂芬森的弟弟詹姆斯,给蒸汽机车的锅炉生火的是詹姆斯的妻子。第一次运行时,煤矿上居民看到蒸汽机车行驶起来时,烟囱直往外喷火,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火车”。“火车” 这个名字在今天已经流传到全世界,而蒸汽机车被叫作“火车头”,也一直沿用到今天。在以后的10年中,斯蒂芬森造了12辆与“布鲁克”号相似的火车头。虽然在设计上没有突破前人的成就,但斯蒂芬森还是自信地预言:“我深信一条可以使用我的蒸汽火车头的铁路,效果远较运河为佳。我敢打赌,我的蒸汽机车在一条长长的良好铁路上,每天可以运载着40-60吨货物行驶100千米路程。” 火车遭到敌视的反对 但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火车是一种先进的和可以改变未来的交通工具,敌视斯蒂芬森和他的蒸汽机车的人仍然不少。因此,不只一处的铁路桥梁或新建轨道在深夜中神秘地遭受破坏。有一家水上运输公司甚至用炮火轰击斯蒂芬森的测量队。对此,只有不断用实力来证实火车的这种无与伦比的能量才能使顽固的英国人转过脑筋来。 机会终于来了。由斯蒂芬森负责主持修建的利物浦-彻斯特铁路是一条全世界都给予极大关注的英国铁路。斯蒂芬森和他的儿子打算以这条铁路证明蒸汽火车头是英国的最佳交通工具,而且证明它完全适用于铁轨。1829年4月,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委员会宣布即将举行一次竞赛,以决定最佳的机动车辆。试验要求每种机车牵引一列满载石子的车辆在长3000米的路上来回运行20次,车上的载重量则为机车的3倍。优胜的机车设计者可获得500镑奖金。 火车彻底征服了人们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人们从此不再用一种敌意的眼光盯着这个钢铁怪物了。斯蒂芬森驾驶他的“火箭”号在这条铁路上来回行驶。任何有足够勇气的人都可坐上去体会过去的四轮马车永远无法给予的最高速度。其中一位女演员范妮·甘波儿,她完全被那火车头迷住了。在机车上她坐在斯蒂芬森的身旁,事后她兴奋地描述说:“机车以全速前进,那种感觉真是难以想像。它跑得非常平稳,……我站起来,除去软帽,尽情吸入迎面吹来的空气,……强风使用我的眼睛睁不开来。……当我阖上眼睛时,我感觉自己仿佛正在飞行,心中的喜悦和惊奇实在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虽然如此惊奇,但我有绝对的安全感,并无丝毫恐惧。” 三星期后,斯蒂芬森父子制成“行星”号,其锅炉共有129根铜管,可以极快地产生蒸汽以推动车轮飞速前进。人们不再对使用蒸汽火车头的铁路优点产生丝毫怀疑,阴雨和泥泞的路面也不再对这种靠铁路行驶的火车构成任何障碍。 火车迅速改变了英国 最受欢迎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在1830年最后4个月中共运载7万人次旅客,1831年的运输总收入达50万英镑。到1832年,英国已经拥有了24条商用铁路,最兴旺的一万吨货物。在新路线上运载客货的火车头,多数为斯蒂芬森工程公司所建造,而且主要是“火箭”型或“行星”型。火车头装有高压锅炉,内部有精巧的汽管结构网和一对卧式汽缸,这种构造成未来火车头的标准模式。这些坚实的火车头可牵引12辆载客或载货车厢,以每小时33千米的速度行驶。到1833年,英国开采购的每一块煤,在运往市场途中总有一部分路程要依靠火车。到1836年,已有总长超过724千米的铁路将英国各主要工业地区连成一体。火车和铁路已经真正成为正处于工业革命中的英国的一条“经济动脉”。 火车进入了年轻的美国 19世纪初,美国人首先对火车发生兴趣。在英国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运行1年的时间中,美国的机车厂已经建造了6辆新火车头。其中一辆“戴维·克林顿”号,已有7.35千瓦的功率。这些早期火车还很完备,跑起来时烟囱的火星像下雨一样落在游客身上,旅行时旅客们总是在车厢中忙作一团,互相用手去拍溅在大衣上的火星。尽管如此,火车对好奇的美国人来说仍然充满了吸引力,它的速度、便捷和平稳大大超过了四轮马车。每当火车开动,小孩和成人都跑到火车站睁大眼睛观看。戴着鸭舌帽、穿着斜纹粗布服装的操纵火车节气阀的火车司机,在整整一个世纪中成为美国民众所热爱的火车的美好象征。 1832年,仅在1年时间中,美国就建造了17条全新的铁路并获得执照启用。不久又有6家火车头制造厂出现。这些工厂所造的火车头十分优良,并且很快就输出火车头供给英国铁路部门。英美之间也由此形成了竞争的局面。 火车打不动中国清朝政府 1863年,火车已经成为英国、美国和其他欧美国国家的主要交通大动脉,但此时中国人尚不知火车是什么样子。这一年,上海的英美侨商建议清朝政府在上海与苏州之间修筑一条铁路;第二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还天真地为中国拟了一个《中国铁路计划》,想在中国建造四大干线,形成一个铁路网络。但没有被接受。 1865年,一个名叫杜兰德的商人,在北京宣武门外修了一条约1000米长的小铁路,试跑一种小型的火车,目的是用它作为推广建造铁路的广告,使清朝政府看到实物后可以接受在中国建造铁路和行驶火车的要求。清朝官员认为这种怪物使人害怕,下令限期拆除。杜兰德只好拆除了铁路,并离开了中国。 令人着迷的火车司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火车司机成为成千上万男孩子心目中的偶像,他们强壮,脸上抹着煤黑-笑时露出一口白牙,一双大手非常有力,同时又和霭可亲。孩子们都梦想长大后驾驶着一列冒着白烟、响着汽笛的铁马穿过平原和大河去旅行,而车上坐着他们好朋友和家人。一个真正的火车司机驾驶一列火车在火车刚出现时非常忙碌。他一会儿要给锅炉加煤,一会儿要往锅炉里添水,一会儿又要跳下来修理车轮,因为那时的火车经常要出毛病。 火车司机是最有技术的人 为了使机车起动,司机需要操纵两个主要控制装置:一个为节气阀,用以调节蒸汽的使用量;另一为控制杆,用以调节蒸汽冲力推动活塞的时间。火车开始起动时,司机将控制杆推向前方,让蒸汽在活塞很长、缓慢、强有力的整个冲程中进入汽缸,使停止中的列车可以启动。列车启动后,司机便将节气阀全部打开以供应汽缸所需的大量蒸汽进入汽缸两端的时间。一个优秀的司机能够合理地控制蒸汽使用量,这样行驶150千米路程可以节省燃料的5%甚至10%,而速度则可以达到每小时181千米。尽管20世纪初的最先进的机车也只能将热能的7%转变为有效功,无法与后来出现的效率高达25%的新型柴油电气机车相比,但仅凭这速度就已足够征服世界的了。 蒸汽机车挺烦人的 蒸汽机车以其强劲的动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居于铁路的主宰地位。它行驶安全可靠,但需要非常多的照顾与给养。一辆货运机车每行驶50千米左右即需加煤,因此沿线需堆积像山丘一般的煤炭。蒸汽机车经过住宅区时产生的极大噪音及尘垢,在较长的山洞内行驶时产生的煤灰和碍眼的煤烟,都令人心烦。即使最精巧的客动机也需要每行驶400千米即进入车房清理灰渣、更换机车乘务员。最繁忙线路上的机车,也只有不到1/4的时间可以真正用来载客运货,其余的时间都让那些费用浩大的保养工作占用光了。 第一次行驶的“布瑞海尔号” 史蒂芬孙听了哈德里的说明。回来之后就马上着手蒸汽机车的改造了。 “对!看派彭比里号的情况,铁轨和车轮之间需要有使机车能够行驶的足够的摩擦力。” 懂得这个道理后,史蒂芬孙开始研制车轮和铁轨上即使没有锯齿也能行驶的机车。由于辛勤的努力,不久就制造出了一台蒸汽机车,机车的名字叫“布瑞海尔号”。这是1814年的夏天。 布瑞海尔号的第一次运行是7月25日,试运行的时候,布瑞海尔号牵引着运载重达30吨的煤的货车以6.5千米的时速行驶着。6.5千米的时速比当时的马车速度都慢。但因为挂上了机车,史蒂芬孙和史密斯别提有多高兴啦。 “从现在开始进行改造。” 史蒂芬孙为了制造性能好的机车,在改造上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听到史蒂芬孙的机车行驶成功的矿主也都从各地跑来,“给我制造一台。”“我也要一台。” 这样,史蒂芬孙先后制造了四台“布瑞海尔号”机车。此后,史蒂芬孙不再想做司机,而只想热衷于蒸汽机的制造了。但立即停止煤矿工程师的工作,就无法生存,因此史蒂芬孙只能一边勤奋地做工程师工作,一边研制蒸汽机车。 世界上第一列火车 1814年,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半统靴号”通过试车成功。这台机车重6.5吨,可牵引30吨货车,轨距1423毫米,是世界第一辆实用的蒸汽机车。 不久,斯蒂芬木又设计制造出“旅行”号蒸汽机车,在1825年9月27日的世界第一条铁路——达林顿铁路正式通车的庆典中,斯蒂芬森亲自驾驶“旅行”号蒸汽机车,以20公里的时速,牵引48吨重的车厢驶完全程,从而开创了铁路运输史的新纪元。 “旅行”号在铁路上服役20多年后,光荣“退休”了,被陈列在世界第一条铁路的起点站达林顿车站的站台上。在那里,人们不仅可看到世界第一列火车的机车和车厢,还可以见到世界第一条标准铁路的风采。 马车与火车赛跑 1830年8月28日,美国的巴尔的摩港人欢马叫,万头攒动,这里正在举行世界上第一次马车与火车的赛跑。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奇怪的比赛呢?原来当地有个名叫彼得·库伯的大地主,制造了一辆新的机车,决心要与本地的马车大老板斯托克登的一匹非常出色的“灰马”比个高低。 比赛开始了,由于火车起动慢,马车领先了400米。当机车达到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正常运行,眼看“灰马”的主人就要认输时,机车鼓风机的皮带去从滑轮上脱落下来了,顿时速度变慢了,结果“灰马”从后面追了上来,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尽管如此,人们通过比赛还是看到了机车牵引的滑力和前景,真正的胜利者应该是库柏。 电力机车出现了 1834年,美国的达文波特制造了用电池驱动的电动机模型。把这种电动机模型装在玩具车上,在轨道模型上行走获得了成功。1835年,荷兰的斯特拉廷和贝克尔两人试制以电池供电的二轴小型铁路车辆。1838年,德国人雅可比在俄国发明了电动机。1842年,英国苏格兰的载维森改进了雅可以的电动机,以电池为电源并利用此电动机制造了电动机车,同时在铁路上试动行获得了成功。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1879年,西门子利用这台发电机制成了电力机车,能运载20名乘客,时速12千米。同年在柏林贸易展览会上,西门子驾驶这辆小型电力机车,拖着乘坐18人的3辆车,进行了表演。该机车电源由外部150伏直流发电机供应,通过两轨道中间绝缘的第三轨向机车输电。这是电力机车首次成功的试验。 电力机车很好用的 1890年,伦敦首先用电力机车在5.6千米长的一段地下铁道上索引车辆。1903年,德国三相交流电力机创造了每小时210.2千米的高速纪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试验单相交流电路,证明经济效果较好。美国用2.5万伏50赫兹的单相交流电进行远距离输电,其成本比直流线路低2/3,因而被广泛使用,迎来了电力机车大发展的时期。 1955年西方国家共有电力机车约9000台,占所有机车总数的5%;1976年,达到17760台,占机车总数的14.2%。除美国和英国以发展电力机车为主,而且其运输量已超过柴油机车的运输量。电力机车向大功率、高速、耐用方面发展,客运电力机车的速度已从每小时节160千米增加到200千米,1981年法国制造的电力机车创造了380千米/小时的世界纪录。 利用电力移动的车 1829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火箭号”在英国的机车比赛大会上获得胜利之后,欧洲和美国也紧接着铺设了铁路,并有许多蒸汽机车开始行驶。 当时,美国的代番包特研究了利用电气的力量使汽车行驶的方法。1834年代番包特制造了利用电池移动的电动机的模型,并把它安装在玩具车上在模型铁轨上行驶,结果成功了。1838年,德国的亚考地制造了电动机,并把它安装在小游艇上在水上行驶。 利用电动机移动的模型车和小游艇的制造,促使各地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将模型变为实物,并使其行驶于铁轨之上。 1840,英国苏格兰的代伊比德申改良亚考比的电动机,制造了安装整流子的电动机,并把它安装在了电力机车上。代伊比德申的电力机车试运行于爱丁堡和格拉斯哥之间的铁路,并且非常成功。 但由于当时强力发电机尚未制造出来,电动机基本上是利用电池的力量转动的。虽说是电池,其实不过是蓄电池,所以既大又重,电力也非常有限。 机车运载人或物体行驶时需要大的电动机,因此也需要较大的电力。利用电池的力量是很难转动机车的。不仅如此,电池的价钱也非常高。 所以人们虽知道电力机车能够行驶,但并没有实际利用它。代伊比德申之后,英国和美国也制造了许多电力机车的模型,但都没有实用化。 与此相反,蒸汽机车的发展非常快。牵引着沉重的货物,货车跑得非常快。因此人们已经不再想深入思考电力机车的问题了。 行驶于高速度时代的电力机车 利用架空线,市内电车就要在车体内拉出长铁棍与架空线相接,用于吸收电力。接在架空线上的铁棍称作有轨电车杆,有轨电车杆式电车最早亮相是在1883年芝加哥博览会上。发明有轨电车杆的人是比利时的胡安·代普尔。 同时,美国的丕尼也制造出了用电动机和有轨电车杆代替汽油发动机的不用在铁轨上行驶的无轨电车。 此后,市内电车和有轨电车在美国的大都市非常发达。又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煤价上涨了,所以美国和欧洲纷纷推进了用电力机车代替蒸汽机车行驶的计划。 同时,由于电动机和制动机等性能的不断提高,使得机车速度越来越快,新的运行记录纷纷产生。 1955年3月,法国国立铁路的直流式机车CC7107型以331千米的时速行驶,从而创造了世界记录。然而,在此次的试运行中,从架空线中吸收电流的机关-导电弓架由于被热量所烧毁,从而引起了对导电弓架的争议。 就在CC7107型创造了速度新纪录的第二天,另一机车BB9004型也驶出了331千米的时速。 后来出现的与CC7107型相同形状的CC7100型机车被称作“米斯特莱尔”,并用于特快列车的机车。 韩国的电力机车和电车 韩国的电力机车和电车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韩国的第一条电气铁路建于庆园线上的福溪和高山之间,全长53.9千米。这条电气铁路于1937年开工,1941年竣工。此后,又决定在中央线上的制添和风奇之间铺设一条长60千米的电气铁路。作为第一期工程,1943年从丹阳到风奇之间的23千米长的铁路竣工了,并计划于1945年投入运行。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计划延期了。1950年6月25日由于战争又使得电气铁路设施全部遭到破坏,柴油机车的进入也使电力机车没有运行。 现在,各国都在城市之间和和工农业生产基地之间铺设了铁路,许多大在市区内还铺设了地铁,为方便市民的交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电车在汉城市内的第一次出现是1899年阴历的4月8日,此前汉城市内的交通工具只有人力车。 最早的电车路线是以东大门为起点,到达西大门和由东大门到达青梁里的较短路线。最初的电车长约8.7米,宽约2.4,可乘49人。当时共制造了9辆电车,包括一般用8辆和皇室用贵宾车1辆。 电车开通之初,汉城市内的人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人们争先恐后地去乘电车,其中有因为出门而乘坐的人,但也有很多出于好奇心而专门乘坐的人。 电车轰轰烈烈地行驶了几十天之后就出事故了。当年5月26日,由东大门驶往西大门的电车在钟路3街轧了一个5岁的儿童。由于儿童被轧,愤怒的人们就往电车上浇油,把这辆电车烧掉了。 事件发生之后,韩国的电车不得不暂时停止。日帝时代中期,电车路线被重新整修,同时进口了大型电车,运行非常活跃。 此后很长时间,电车代替了平民的步行而往来于汉城和釜山之间。但随着交通工具逐渐增多,人们也觉得电车速度慢,同时它妨碍其他汽车运行,所以1968年11月30日电车最终在汉城消失了。 内燃机车比电力机车更好 由电厂供电的电力机车可以获得较高的速度和牵引力,但问题是无论由高架线供电还是用第三轨供电,对于几千甚至几万千米的远距离铁路线来说,费用太大了;而且这种供电方式既不安全,也容易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一旦供电线路中断,铁路运输就会中断。所以,人们想像中的电力机车实际是具备电力机车的优良性能,而又不需再去修筑第三条轨道、架空线或中央发电厂的那种靠自身供电的机车。活塞式内燃机出现后,这个问题便很容易地得到了解决。 20世纪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试用一台英国制造的140马力汽油机组装了一辆汽油机车。这辆汽油机车用内燃机带动发电机,再通过发电机带动电动机,从而推动机车前进。这是世界上第一辆铁路内燃机车。 柴油内燃机车出现了 紧接着德国人鲁道夫·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由于柴油机的经济性能比汽油机好,使这项技术在铁路上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1925年,美国新泽西州的中央铁路使用了美国铁路史上的第一辆300马力的小型柴油机电力机车。很快,这种机车的功率越来越大,出现了3500甚至7500马力的大型机车,可以牵引超过5000吨的货物,由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行驶到华盛顿州的韦纳奇,长达2591千米,无需更换机车,能以高达145千米的时速行驶。柴油机电气机车只要很少量的燃油便可以将1吨货物移到1.5千米。 内燃机车成了铁路的主人 内燃机车的效率和清洁性大大超过了笨重的蒸汽机车,于是人们迅速用内燃机车取代蒸汽机车用于铁路运输。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石油价格低廉,大大地促进了内燃机车的发展。美、英、加等国的铁路都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了内燃机车化。今天,全美国99%的铁路货运和客运都使用了柴油机电气机车,其余的则直接使用电力车,已没有蒸汽机车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