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游戏更新 游戏更新
第五人格终极成就大全-第五人格的终极任务是什么
tamoadmin 2024-10-14 人已围观
简介1.《雨王亨德森》听书稿2.gta5任务怎么开3.什么让第五人格的皮肤永久保存的用4.高中语文素养怎么培养5.拖延症与被动人格《雨王亨德森》听书稿索尔·贝娄是美国学院派作家的代表,一生获了三次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1976年,他又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的写作主题是丰裕社会中的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他活了89岁,一生多产,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欲望的人,《雨王亨德森》据说是他
1.《雨王亨德森》听书稿
2.gta5任务怎么开
3.什么让第五人格的皮肤永久保存的用
4.高中语文素养怎么培养
5.拖延症与被动人格
《雨王亨德森》听书稿
索尔·贝娄是美国学院派作家的代表,一生获了三次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1976年,他又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的写作主题是丰裕社会中的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他活了89岁,一生多产,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欲望的人,《雨王亨德森》据说是他个人最偏爱的一部作品。
关于本书
《雨王亨德森》讲的是美国一位富有的理想主义中年人亨德森抛弃日常生活去非洲冒险,进行精神追寻的故事。在美国的豪宅中,亨德森对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他在豪宅中养猪,还做了一系列怪事,后来,他听从内心的声音“我要,我要”,踏上去往非洲的旅程。在非洲大陆的原始部落中,他接二连三地遇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阴差阳错当上了“雨王”,跟国王做了朋友,还差点送了命。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精神和肉体都在不断的折磨中进行着自我认识。
核心内容
亨德森的冒险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明白了问题的答案是“我要活下去”。第二阶段,他明白了这还不够,真正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活下去”,“我该如何面对亡”。
作为一介莽夫、一个失败的思想者,亨德森的精神历险充满了喜剧性。通过这样一部喜剧,我们能读出,对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并没有什么灵药,无论身处闹市还是荒野,真正的问题都是“认识你自己”。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的代表作《雨王亨德森》。索尔·贝娄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欲望的美国作家。他活了89岁,一生高产。这个“高产”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他作品高产,84岁时还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二是他结了五次婚,子女众多,还是84岁那年,他最后一个小女儿出生了。
在自己的所有作品中,索尔·贝娄最偏爱的,就是这本《雨王亨德森》。除了因为主题是他擅长的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我想,也因为这个故事和他一样,充满了生命力和欲望。
这本书出版于1959年,主人公亨德森被设定为索尔·贝娄的同龄人,可以看作是作家对这一代人的一个夸张的变形。在亨德森这一代人之前,美国人经历了新教运动、立国制宪、南北战争、资本主义的成长和扩张,以及西部大开发。用亨德森的话说就是,“所有一切重大任务和征服都在我之前完成了”。
美国梦已经被前人实现了。亨德森这代人,也渴望参与到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彰显自己的价值,渴望精神上的崇高感。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战后物质生活极大丰裕,消费主义的兴起,他们的生活只剩下平庸的日常,精神彻底陷入空虚。简单地说,他这一代美国人没有机会轰轰烈烈地活,就像亨德森说的,留给他这一代美国人的最大问题是“面对亡”,他这一代美国人“注定要周游世界以寻找人生的真谛。”
可是,这样的旅行真的能治病吗?这些旅行者们真的能如愿以偿找到自己失落的精神家园吗?在20世纪50年代走向尾声的时候,索尔·贝娄就用他的小说《雨王亨德森》探讨了这个问题。
《雨王亨德森》讲的是一个喜剧化的理想主义者亨德森,去非洲冒险,进行精神追寻的故事。亨德森在现实中的冒险和他在精神世界的冒险同步进行,接下来,我们就从现实中的冒险开始,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部分
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的开篇,从亨德森回忆自己是怎么到了非洲开始。开头四章,亨德森讲述了自己在美国遇到的生活和精神困境。在他眼里,自己是一个除了有钱以外,一切都很失败的中年男人。他继承了父亲的巨额遗产和一座豪宅,本已财务自由,但家庭生活是一团乱麻,他周旋在两任妻子、情人和叛逆的孩子们之间,焦头烂额,非常厌倦。亨德森非常健壮,他身高1米95,体重104公斤,力大无穷。他曾经是军人,参加过战斗,获得过军功章,二战结束后,他健壮的身体还在渴望战斗,他的精神还在渴望来自崇高的刺激,但战后的日常生活却只有令人昏昏欲睡的琐碎无聊。亨德森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浑身的精力无处发泄,脑子里又老想“什么是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他总是忍不住要折腾点儿什么与众不同的事做。
亨德森试图从父亲留下的海量藏书中找到关于人生的启示,他翻遍了藏书,结果只找到父亲夹在书里当书签的钱,几乎每本书里都有。你看,他只是翻了翻书,就比以前更有钱了。但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他开始拉小提琴,还想去读医学学位,改行当医生,可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干了很多奇怪的事情后,亨德森又在豪宅里养起了猪,每天光着膀子,砌猪圈,煮猪饲料,他的家人、朋友和邻居都以为他疯了。而亨德森却我行我素,他对比自己年轻20岁的第二任妻子说:“别碰我的猪,它们已经是我的一部分了”。他还试图为这个自己也想不明白的举动找理由,说总是念念不忘《圣经》里的一句预言:“你必被赶出离开世人,与野地的兽同居。”这是希伯来的先知但以理对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做出的预言,这位国王摧毁了耶路撒冷和这座圣城的神庙。
亨德森每天跟猪待在一起,用艰辛的体力劳动发泄着精力,摧残着自己的身体。但这也没什么用,有一天,他身体里突然冒出一个声音,大喊着:“我要,我要,我要”。起初,他被这个仿佛有独立人格的声音吓了一跳。“你要什么?”他问这个声音。“我要,我要,我要!”声音回答。如此反反复复,搞得亨德森几乎崩溃。这个声音只有渴望,却没有渴望的对象。
于是,为了搞明白自己心里的这个声音,为了摆脱烦恼的现实,亨德森决定前往非洲探险。这段冒险经历,就是这本书第5章到最后第22章的内容。刚抵达非洲,亨德森兴奋不已,不断地感叹:“多么盎然的生机啊,我感觉自己会在这里交好运。”在非洲,他可不想做一个四处拍拍照的游客,他想去最偏远的、最好从来没有外人去过的部落,还打算在非洲长住。在一个小镇,他雇了一个当地人做翻译,这个翻译叫罗米拉尤,懂部落语言,也会说一点磕磕绊绊的英语,看上去十分寒酸,却有着古代贵族的派头。威武雄壮的亨德森带着他瘦弱的翻译,就像堂吉诃德带着桑丘,一路辗转,进入这片大陆。
第二部分
亨德森先后进入了两个偏僻的非洲部落。
第一个部落叫阿纳维。阿纳维人以养牛为生,但他们并不吃牛,而是把牛当作亲人。亨德森和罗米拉尤来到这个部落的时候,发现这里正遭旱灾,许多牛都渴了。这时,一个男人走过来向他行礼,还用英语跟他说话,亨德森很惊讶。原来,这个男人是部落的依特洛王子,他曾在东非的港口城市受过中等教育,也曾四处游历。亨德森发现,部落里居然有一个蓄水池。为什么明明有水,牛却渴了呢?王子告诉他,这是因为蓄水池被诅咒了,水池里出现了一群青蛙,而这里的土著从没见过青蛙。按照他们的观念,绝对不能给牛喝这种里面有动物的水,也绝对不可以惊动饮用水里的动物。
按照部落欢迎陌生客人的习俗,依特洛王子向亨德森发出角力的挑战。在角力中,亨德森凭借自己在部队学会的格斗技巧,打倒了这位部落中最强壮的人。亨德森觉得不好意思,但依特洛却坦然接受了这次失败,并热情地款待了他,带他去见年迈的女王。女王告诉亨德森,他身体里那个“我要,我要”的声音,意思就是“我要活下去”。
听了这句话,亨德森福至心灵,感到终于得到了救赎。陶醉在亢奋的激情中,他一心想要报答女王、王子和部落居民的恩情,他决定为阿纳维人解决蓄水池的难题,给大家一个惊喜。
亨德森一早就单独行动起来,他自信满满地把自己带来的手枪制成了一枚炸弹,扔进了蓄水池。结果,青蛙是炸飞了,但整个水池的水也炸飞了,水一接触地面,立刻就干了。这座历史比整个欧洲还要悠久的水池,就这样灰飞烟灭了。在部落居民的震惊中,亨德森带着罗米拉尤灰溜溜地离开了。
现代文明的智慧解决不了古老的草原文明的难题,站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亨德森,好心办了坏事。他的“我要活下去”,变成了“我让他们没法活下去”,这个时候,所谓的心灵救赎自然成了一个笑话。
离开阿纳维后,亨德森和罗米拉尤艰难跋涉了一个月,才到达了阿纳维王子的朋友达甫国王的部落:瓦里里。
在进入瓦里里之前,罗米拉尤警告亨德森,这个部落的人可不像阿纳维人那么善良。果然,他们主仆二人一进入瓦里里就被俘虏了。两个人被部落的“检察官”关在笼子里一通审问,半夜,他们发现,笼子里还有一具刚刚去的尸体,亨德森折腾了半夜,把尸搬了出去,而天亮时他发现,尸体又被不知什么人搬了回来。
这时,“检察官”通知亨德森,可以去觐见国王了;同时,部落要举办一整天的祈雨仪式。走在路上,亨德森才看到,瓦里里部落真的不太善良,绞刑架上倒挂着许多被烈日晒干的尸体,非常吓人。达甫国王告诉亨德森,虽身为即将继位的国王,他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有被反对势力的危险。
在祈雨仪式中,亨德森魁梧的身躯再一次派上了用场,他自告奋勇地搬动了一座所有大力士都搬不动的女神像,结果就成了瓦里里的“雨王”,有了一项职责:代表瓦里里人向上天求雨。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亨德森先是被剥光衣服扔进竞技场,又被扔进池塘里,与野牛滚在一起,被一群祭司鞭打,还要被赶着一圈圈地绕城跑,一通折磨后,亨德森连叫苦的力气都没有了。就在这时,天上下起了特大暴雨。
“雨王”亨德森求雨成功,这拉进了他与即将继位的国王达甫的距离,两人成为了朋友。亨德森这才知道,达甫不但在非洲大城市上过中学,游历过四方,还曾在欧洲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差点拿下医学博士学位。因为父亲突然去世,他才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到部落,准备继承王位。按照瓦里里的规矩,达甫面临着生考验:他必须到森林中猎取一头狮子,才能继位。这头狮子被认为是刚刚去的老国王的灵魂。受过西方文明训练的达甫表面上服从这种原始的巫术思维,背地里却在抗争。他在宫殿里养了一头普通的狮子,研究它,驯化它,模仿它,以克服自己对狮子的恐惧。他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有朝一日捕获代表老国王灵魂的那头狮子。同时,部落中代表传统文化的巫师等敌对势力,总是逼迫达甫离开这头“邪恶的坏狮子”,尽快去猎取“正确的狮子”。但达甫却迟迟不行动,整天跟亨德森进行各种医学和形而上学的探讨。
达甫国王似乎精通现代知识和原始智慧,他信奉心灵的绝对自由和心灵控制肉体的理论,这些混杂着多种文化的煞有介事的理论,让亨德森非常崇拜。他找寻人生意义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达甫身上。亨德森向达甫讲述自己的困境,达甫告诉他,他在阿纳维学到的“我要活下去”这个说法不错,但这只是真理的开端,真正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活下去”,是“如何面对亡”。达甫命令亨德森整天模仿狮子,模仿它吼叫、跳跃、捕捉的动作,甚至把亨德森关进狮笼。经历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与亡的恐惧终日相伴的亨德森好像大彻大悟,把达甫奉为精神导师。
这段冒险终于进入了高潮。在巫师等人的逼迫下,达甫和亨德森终于开始联手行动,去猎取老国王的灵魂,那头正确的狮子。然而,达甫却在捕猎的最后关头落入狮口,了。亨德森悲痛欲绝,他明白这是巫师等人设下的圈套,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杀他,于是和罗米拉尤开始逃亡。同时,他也伤感地明白,达甫国王从一开始就看上了他强壮的体魄和容易相信别人的性格,从一开始就想利用他推翻这个部落的宗教,而他当上雨王,也是被设计的结果。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把达甫当作他最好的朋友,感激他为自己的生命带来的一切。
故事的结尾,亨德森与罗米拉尤告别,他把自己的吉普车,和所有随身行李都送给了这位生与共的朋友。亨德森带着一只象征达甫国王灵魂的小狮子回到了文明世界。在逃回文明世界的路上,在北极冰冻的大地上,他再次怀着激昂亢奋的心情,绕着飞机一圈圈奔跑,满心期待着与自己的老婆孩子团聚,并向他们讲述自己的冒险经历。
亨德森在现实世界的冒险故事讲完了。总的来说,故事主要围绕亨德森这个具有异于常人的身体的形象展开。在美国,亨德森的身体是他最大的障碍,而在非洲,他的身体潜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野性也最大限度地释放。然而这种释放,要么具有摧毁性的效果,要么被人利用,陷入圈套,这些理想与现实错位的、充满喜感的情节,让《雨王亨德森》成为一个“身体喜剧”。
第三部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亨德森在精神领域的冒险。亨德森这样一个外表上的粗人,心里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而每当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福至心灵时,都会立即遭遇现实层面的巨大打击,这让他看上去更加可笑。作为一个失败的思想者,亨德森的精神冒险充满了喜剧性,这种喜剧性是在与两个部落首领的精神碰撞中完成的。我们着重看一下达甫国王与亨德森之间的碰撞。亨德森是一个从西方文明世界来原始文化中求医问药、希望用原始文化解决现代文明问题的人,而达甫是去西方世界求医问药后、回到原始文化中,希望用现代文明解决原始文明的问题的人。可以说,他们都把其他的文明当成自己所属文明的良药。在精神生活层面,他们是互为镜像的两个人。达甫国王在部落中非常孤独,亨德森的出现让他非常欣喜。原始思维和文明世界的现代精神在这里有了对话,但这种探讨并没有得出什么有意义的答案。就在亨德森似乎找到生命真谛的时刻,达甫了,剩下的路,亨德森只能自己走完。
对亨德森来说,达甫的其实是一个礼物。它释放了亨德森,让亨德森失去了长住在非洲部落、继续信奉和依赖精神导师的机会。在逐步认识了力量、勇气、恐惧和亡之后,亨德森心里那个“我要,我要”的声音停止了,他的精神历险也完成了。他没有放弃现代文明和家庭生活,皈依于原始文化或宗教,而是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世俗生活,并回归到生活之中。“认识你自己”,这就是哲学的终极任务,也是现代人精神困境的真正解决之道,至于是去非洲冒险,还是在都市中、在日常生活中历练,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索尔·贝娄对亨德森式冒险的深刻反讽。
那么,亨德森最终找到答案了吗?在他的自述中,他找到了。但索尔·贝娄没有把这个小说写成一个西方人去非洲寻找精神家园的俗套,它特别的一点就在于,亨德森不是直接将非洲的原始文化当作灵药一口吞下的,他也不是在冒险过程中完成自己的精神升华的。相反,他的冒险处处失败,他是在现实层面中所有行为都彻底失败后,精神上才真正有所领悟的。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曾这样评论亨德森,他说:“非洲是药物,而亨德森是药品制造者”。也就是说,亨德森不是非洲精神的被动接受者,他主动炮制出了属于自己的药。至于这药能不能真的解决亨德森的困境,读者也会做出自己的判断:谁知道亨德森这次获得的人生真谛是不是最后一次呢?谁知道他下一步又会遭遇什么毁灭性的打击呢?
第四部分
说完了亨德森在现实和精神中的冒险,现在我们不妨跳出故事,从隐喻和象征层面上加深一下对亨德森的理解。
亨德森身材魁梧,在美国的豪宅中,他养猪,穿的也是猪皮皮鞋、猪皮皮衣,戴猪皮手套,背猪皮包,用猪皮钱夹。总而言之,他是“猪”的化身。像猪一样,他生活在物质的富足中,却总在呐喊着“我要,我要,我要”。
在非洲,亨德森经历了一个从“猪”变成“狮子”的过程。国王要求亨德森模仿狮子,是因为预料到自己可能会,想让亨德森这个来自西方世界的白人雨王继位,去与代表传统的巫师等人对抗,改变自己的部落。他让亨德森通过与狮子共处,模仿狮子的一举一动,学会克服恐惧,直面亡。在模仿狮子的过程中,亨德森终于懂得了自己在美国时常说的《圣经》里的那句话:“你必被赶出离开世人,与野地的兽同居。”他意识到,也许是因为自己养猪,所以灵魂沾染上了猪的特征,而他真正应该和狮子在一起。就这样,慢慢地,亨德森的灵魂沾染上了狮子的特征。
猪是美国现代社会的象征,意味着物质上的贪婪,和精神上的虚无。这种文明只是一味“想要”,却不知要什么,是一种指向虚无的欲望。而狮子是原始文明的象征,意味着肉体上的野性,和精神上的力量。最后亨德森把国王的灵魂象征,一头小狮子带回美国,隐喻着这个美国人将原始文明带入西方文明。然而,这个结尾却并不乐观。我们不要忘了,亨德森带回的狮子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将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对现代文明来说,这头狮子最后的归宿,也许只能是被囚禁在动物园中,供游客安全地观看。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像《雨王亨德森》这种讲述在荒蛮之地冒险的小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把冒险地当作纯粹的野蛮之地,是西方人征服和驯化的对象,第二个阶段是把冒险地当作乌托邦,那里的人们掌握被现代文明遗忘的真理,第三个阶段,就是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也将原始文明祛魅的阶段。贝娄创作《雨王亨德森》的时期,正是冒险类小说的第三阶段。在他笔下,西方中心主义视角被打破了。西方世界不再是理性的、道德的、成熟的、正常的,而是恰恰相反。亨德森这个人物身上凝聚着美国式的乐观主义、鲁莽和冒险精神,与其说他是个中年人,不如说他是个孩子。对于亨德森这个“孩子”,非洲是个从零开始的试炼场。这本书中,非洲也不再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也并非神秘的、智慧的、神圣的。与亨德森的预期相反,达甫国王并没有向他推销什么非洲的古老智慧,而是用流利的英语向亨德森讲解现代医学、开普勒、居里夫人和亨利·詹姆斯的《心理学》。在这本书中,贝娄把关于两种文明的刻板印象都颠覆掉、把它们的对立性都模糊掉了,他制造出文化的含混与杂糅,展现出了文化的混杂性。这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是具有前瞻性的。
总结
好,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期的主要内容:
1、《雨王亨德森》是美国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作品,它是作家有感于时代精神的产物。它讲的是亨德森进行精神追寻的故事。
2、亨德森的冒险经历主要在两个部落中进行。在第一个部落,他明白了他的渴求是“我要活下去”。在第二个部落,他明白了“我要活下去”还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活下去”,是“我该如何面对亡”。
3、亨德森的形象经历了从“猪”向“狮子”的转化,经历这种转化,他认识了自己,成为了一个“人”。“猪”和“狮子”分别象征着西方现代文明和野性的原始文明。但作家没有简单地把原始文明视为拯救西方文明的良药。在小说中,两种文明都渴望用对方医治自己,但最后都失败了。
4、《雨王亨德森》颠覆了冒险小说中荒蛮地的刻板印象,呈现了文化的混杂性。
gta5任务怎么开
要购买空中别墅才能开启任务,不然只能帮别人做任务,等钱够了就可以入手空中别墅。
在线上想快速赚钱,一两天就入手空中别墅的,那就去做末日任务,每次任务最少都有3万左右。运气好遇上系列终极任务,一次就可以拿到13万以上,只要看房主是如何分配的,份额越高得到的钱也就越多。除了末日任务外,玩家还可以购买公寓开启抢劫任务,做完一个系列任务就可以得到30万以上的游戏币。
有钱了,那就拿出手机进入网站购买空中别墅,或直接进入到前台处购买空中别墅。空中别墅最低价格是150万,中等价格是377万,最高价格是653万,可以根据自身财富值去选择购买方案。新手建议先入手自行设计版,等以后有钱了,再购买其他房间。
如果选择自行设计版,玩家可以自行选择别墅功能,比如没钱的,那就使用默认方案,直接花150万入手空中别墅。还有余钱的,可以根据需求去选择其他功能,比如办公室或影视区等。搞定平面图就开始弄房间色彩与方案,不同的搭配需要不同的钱,没钱就使用默认版本便可。
全部选好就开始付款,下线后再次上线空中别墅还在,没有被系统“回收”。空中别墅空间很大,玩家可以自由参观新家,如果不是全款购买的,有些房间是不会向玩家开放,等玩家翻新(重新购买其他房间)后才能进入被封锁的房间。
成功购置空中别墅便可开启系列任务,一共有6个,前面的任务比较简单,后面有些任务比较难做,没有高手带可能导致任务失败。队友都有耐心的,可以一直打下去,直到完成任务为止。除了正常手段外,玩家还可以利用游戏“漏洞”去完成任务,比如开(召唤)防弹载具、抢敌人载具进行反击等。
第一个任务就是解救陈陶,可开骷髅马去做任务,因为该载具属于防弹车,到达旅馆先在车上清理敌人,等差不多清理完毕就可以将车开车楼梯口处,然后上二楼去寻找陈陶。找到陈陶就马上下楼上骷髅马,然后一路开回便可完成任务,2个人就可以完成此任务。
第二个任务就是日常杂务,任务开始就是在内巡逻,到达跑车处就开始任务,将搞乱的敌人打倒便可出门开摩托车去追回跑车。路上会有敌人拦截的,直接注意控制方向便可追上跑车,跟上去就干掉驾驶员便可将跑车开回交差。
第三个就是铁腕战术,任务一开始就是开车载管理员去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就会进入剧情,剧情一结束战斗就会打响,玩家需要躲避好,不然很容易被干掉。打完一波就看敌人是否有叛乱者,有就上车使用车载武器反击,打完敌人就护送陈陶返回据点便可完成任务。
第四个任务是志在必得、第五个任务是出奇致胜、第六个任务就是金盆。
什么让第五人格的皮肤永久保存的用
完成终极任务。通过查询第五人格官网得知,完成终极任务才能让第五人格的皮肤永久保存的用的,《第五人格》是由网易开发的非对称性对抗竞技类(AsymmetricalBattleArena)游戏,游戏于2018年4月2日开启公测。
高中语文素养怎么培养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也是将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向和任务。
陕西省王吾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于近期在西安交大二附中举行一场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活动围绕高中语文教学,以高效课堂为载体,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分专题进行了认知分享、经验交流和思维互动。现将有关老师的专题发言奉献给读者,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1.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语言建构与应用”的能力达成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中小学生母语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的成长、审美素养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认同,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通过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得以实现的。在语文教学中,要拒绝“纯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不要在分析课文内容上做过多纠缠;而应从具体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或者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认知的依据。因此,阅读教学要从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涵泳文本,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 “瘦”本为病态,是不美的,然而词人却把它写得很美,原因何在?教师若能指导学生品味、咀嚼词作以黄花设喻的句子,思考“黄花”形象虽瘦而风姿秀美的特征,便能准确理解比黄花还瘦的“人”是多么的风姿秀美、协调雅畅;再从“帘卷西风”的氛围,即西风乍起,竹帘腾空的环境可以想象出憔悴的女词人与与门外的黄花是多么的相互映照,是多美的富有诗意之美?
2.“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标志,“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应用,“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旨归。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不确定、教学具有盲目性的生态环境,语文学科在高中层面上被学生边缘化,语文被认为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学科,这与语文学科过于强调感性,过于重视主观感悟的教学特点有关,也与语文教材过于追求艺术表现上的含蓄性、模糊化和多元化有关。除此之外,还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学生思维发展,尤其是忽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同特征甚至将两者混淆有着极大的关系。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在阅读与鉴赏中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②能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③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④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④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⑤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思维提升与发展,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不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培育思维能力,首先在于如何才能创造“引发思考的情境”。唯有当思维活动产生之际,学习者才能拥有一种思维体验;唯有通过“真正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生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及其思考力,以及产生思考力的正确态度,才能一体化地培育起来。
3.在名著阅读、生活体验和表达交流中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周凤娟)
语文活动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这一素养的培养有三个要求:①要求学生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②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1)把握审美思维的特征,培养审美想象能力
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是形象思维活动,它受一般的认识规律约束,不同于抽象的逻辑与推理过程,很难用一般的逻辑语言来概括,而是需要通过生活本身的形象规律来实现。所以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创造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只要审美主体感知后,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并通过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再造审美形象,完成审美创造。审美想象力越丰富,对审美对象的再现也就越真实,学生对审美形象的再创造就越具体,学生的知识宝库就越丰盈,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基础也就越厚实。
(2)通过阅读、体验和写作培养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能力
我们所说的阅读,既指“篇”的阅读,更强调“本”的阅读。“本”与 “篇”相比 ,其篇幅更长,主题更复杂,意蕴更丰富,更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评价美。学生从“整本”名著中汲取信息,丰富语言,比较对照,融合已知、浸入情感,使“整本”内容与成长经验相融合,使“整本”思想与个人思维相融合,使“整本”已然与所憧憬的未然相融合,从而获得人生感悟,获得情感体验,获得精神享受,获得自由想象,使阅读因升值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悦读”。
在阅读中感受美不是语文美育的终极目的,中学生在长期欣赏文学形象之美,熏染科学严谨之美的基础上,还应该拓展视野,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体验自然万物的真实美,并学会融入自己独特体验和独立思考的创意表达,富有创意地表现美和表达美。
4.多管齐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自觉,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
首先,要以敬畏之心识记和书写规范的汉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因其承载着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汲取中华文化滋养的过程。但由于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书写越来越依赖于键盘,五笔字型和拼音输入系统,却严重影响了人们尤其是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加之近年来各省市语文高考试题包括全国卷都取掉了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考查,导致高中语文教学中识记和规范汉字书写的训练在教学中缺失,使汉字的规范书写问题愈来愈严重,硬笔书写堪忧,软笔书写已出现断层。所以,规范汉字书写,学习硬笔书写和软笔书写汉字应成为不能因为教学工作还应常抓不懈。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呼吁,高考应重拾字音字形考查题。
其次,将诗词、对联等传统文学艺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只顾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了,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够,渗透不力,学生自觉自主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很淡漠。比如对诗词和对联的态度就很冷漠,如果不是教材所选、高考考查,几乎无人问津,也无暇问津,对其创作几乎是空白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唤醒学生对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门类的认同。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名家或自创诗词、对联来导入、总结,落实汉字文化的训练,提升汉字文化的基本素养。
第三,重视传统文化的动态演绎与创新。众所周知,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很多老师以为原因是古文的语言方式和我们现代人的差别太大,文字障碍太多,学生读不懂,所以教授文言文时重点强调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只要学生把这些东西记住了,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但学生却对文言文学习产生疑惑,觉得既然不学习古代人说话,为何要识记文言词汇和句法?鉴此,高明一点的老师会从文化的视角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本,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认同文言语言言简意赅、简洁明快,微言大义的文化魅力,体验文言文作品中蕴含的情愫、哲理、美德等亘古不变的真善美质和生命意义。
5. 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 核心素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三个方面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从学科角度来讲,普通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有四大内涵: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大内涵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能力和品格。
二、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的要求从最初的“双基”走向“三维目标”,再从“三维目标”走到“核心素养”,它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它的进步就是从“一维(双基)”到“三维”,再到“终极目标”。从教学的角度讲,强调双基,就是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这是一维的。强调三维, 就是强调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就是“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三维的。而核心素养把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所以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能力和品格。
核心素养较之于三维目标在认识和理论上有哪些突破?
一、核心素养使教学从知识建构延伸到品格培养。
素就是素质,养就是教养。素养就是素质加教养,是天性和习性的结合。素养是人内在的秉性,素养决定人的发展取向。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素养(教育价值所在),而不是知识建构,知识建构只是培养人素养的必备途径,所以核心素养才使我们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定位教育。核心素养使课程标准的形态从教学大纲(双基)、内容标准(三维目标)走向成就标准(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使教学从过程目标走向终极目标。
三维目标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路径和过程。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语文学习之后,获得的能力与品格,更具有内在性和终极性的意义。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遗忘就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剩下来的就是能力和品格(素养)。人的发展更不限于掌握知识,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知识提升人的素养。
三、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呢?简单说就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和品格得到提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呢?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彼此接纳、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其次要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帮助。教学还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 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化,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具体的能力目标。它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对象;2、学生的行为;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如《六国论》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通过诵读,学生要深入体会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2、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辩证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3、通过探讨和思考,学生能够掌握史论文一个中心(借古讽今)两个基本点(叙史实,论史训)的写法。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三) 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提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
如《六国论 》的教学,老师引导学生按文本的思路可提出以下问题,“刘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六国都贿赂秦国呢?”“没有贿赂的国家有哪些?”“贿赂的国家有哪些?”“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不仅问题的思路清晰,而且也暗示了教材的思路也很清晰。既着眼于细节,又着眼于整体;既着眼于文本,又着眼于学生。恰到好处地处理了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让学生有可操作的活动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过程。
语文活动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一般情况下,语文活动包括听、说、读、写、思和演等活动。如《六国论》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学生齐声诵读、教师美读、男生大声意读、女生轻声情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探讨、思考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思路,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大宋的背景,取材生活世界,激活大脑思维,能够正确认识苏洵“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让学生尽情地倾诉情感,表达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对于描述性知识或记忆性知识,主要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从语言积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熟读成诵。老师的指导主要是根据“语”和“文”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如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记忆方法,可放在语境中采用推断记忆的方法。如“信”字的意义:1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确实)2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相信)3信义著于四海。(信誉)4怀信侘傺。(忠诚)
对于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主要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而定。如《六国论》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经历初读感知——精读感悟(体验)——复读升华和熟读成诵。再联系时代背景,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言外之意,体会思想感情,最后体会论证方法,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六)让学生有向上的动力
核心素养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思维与品质,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尤其是学生答不出问题时,老师不能压制学生,代替学生回答,应该采取恰当的方法耐心帮扶学生。
即使学生答错了,也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纠正和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使学生有向上的动力。
核心素养要在课堂教学中彻底的落实,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的认识程度,取决于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6.
核心素养的根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
比起财富和权势,文化最长久;比起法律和制度,文化对人的影响最深刻,最温和。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过程中,无疑文化和文化自觉最为关键。
文化和文化自觉首先应当归属语文的范畴。语文是什么?孔庆东教授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从根本上说,语文就是文本解读。文本的背后是一颗高贵的灵魂。教师以文本为媒介,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精神丰富精神,用情感涤荡情感。然而,我们的教学往往停留于知识教学的层面,注重于作者和背景介绍,注重于字词句篇的解释和分析,最多上升为文学审美的层面,对抽象意境、艺术手法、风格特色等加以引导和评析,而很难上升到文化审美的层面,很难从文化视角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这样就难以正确解读文本的思想意蕴,难以发挥文本的人文教育功用。所以,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细解文本,挖掘文本的文化价值,从文化的视角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唤醒学生心灵中的文化因子,强化其文化自觉,真正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养料。
那么,怎样从文化审美的层面进行文本阅读教学呢?
一、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学审美到文化审美的跨越
审美文化是一种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精神教化作用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方式。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就是要从文本中发现对人格的形成有教益的东西,它就像矿石,潜伏于地表之下,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需要一双巧手去开采。梅尧臣的《东溪》: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从文学审美的角度解读,就是一种清淡平远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是诗人畅游东溪时欢愉情怀的再现;若引导学生从文化审美的角度发掘,它就又有更深的意蕴:在戴花的老树身上体悟到天地间无所不在的勃勃生机,这生机正是天地万物最本源的生命力所在,人为万物之灵,更应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而另一句则承载着人生的另一重价值:生命也需要自我调适,保持一种悠闲从容的精神状态,如此才有生活的质量,不至于仅为目标所驱使而造成精神上的焦虑与异化。这些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启示。又如《氓》,一个女子诉说自己从恋爱到婚变的全过程,诗中女子和氓的形象栩栩如生,女子的人生悲剧令人同情,氓的形象令人厌恶。此时,若引导学生思考女子悲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再引进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让学生明白爱情的最高境界是忠贞不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学生的未来无不是有益的启示。教材中篇篇文字如颗颗珍珠,只要我们具有文化审美的意识,总能发现取之不竭的育人素材,这正是文本的文化价值所在,是形成核心素养的主要元素。
二、培养文化审美的意识,养成文化自觉的习惯
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养成审美的习惯,唤醒文化的自觉。特别是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学习这些古诗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比如,读《静女》、《蒹葭》等,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就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弘的气势;杜甫《春夜喜雨》的“喜”与《春望》的“忧”带给读者截然不同的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初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是盛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严冬,妙不可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景象宏大,美不胜收。《桃花源记》引起人们无限的向往,《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又带给人们不尽的留恋。著名教育家黄玉峰说“读李白、杜甫的诗,读孔子的书,是没有直接利益,但他能够陶冶情操,澡雪精神,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性情中人。我们不能太功利了,我们对人本身的关怀实在太少了。”叶嘉莹教授在一次讲座后,曾与学生有过如下对话。一学生问:“叶先生,您讲的古典诗词我们很喜欢听,可是学了它有什么用呢?”叶教授回答道:“你这话问得很现实。的确,学了古典诗词既不能帮你找到职业,更不能帮你挣钱发财,但学之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使你心灵不。庄子说‘哀莫大于心,而身次之’,如果你的心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中第一件值得悲哀的事啊!” 让古典诗词的情感,给学生干涸的心田,注入一泓清泉,使他们以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看待春夏秋冬,山川景物,感动于一片凋零的落叶,一棵枯黄的小草;让他们以一颗关爱柔软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去对待生活和人生,同情弱小,向往美好。坚持从文化的视角观照文本,从中汲取精神营养,精神丰盈圆润了,生命的质量自然就高了。 三、从文化的视角观照文本,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读什么很重要,怎么读更重要。读懂了作品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还不算数,还要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他(她)要把我们引领到什么地方去。有担当的作家写出的作品都在教人崇真向善,只要用心去品味,就能活得无穷的向上的精神动力。关键问题是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师生都要主动去阅读。钱理群教授说,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爱阅读、爱写作的老师带领学生爱阅读、爱写作。从文化审美的层面解读文本,教师必须通过广泛的阅读打开自己的文化视野,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正如深圳宝安区特级教师吴泓老师所说:“读什么决定了你想什么,想什么决定了你说或者写什么;说写的质量取决于你阅读的质量,说写的高度取决于你思想的深度。离开了思想,你说不好,也写不成;离开了思想,你听不明,也读不懂。”现代教育带给教师以严峻的挑战,故步自封、自我满足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读书,明日就将停止教学。读过这样的文字:“爱读书的教师总是喜欢倾听自己的心跳,总能唤起内心成长的渴望,给生命一种力量,给灵魂一个方向。”因此,只有在不间断的读书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才会溢满温馨的人文情怀,我们的课堂将会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让我们更加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浪漫和深邃。也就是在读的过程中,书中丰厚的营养才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骨肉,使自己一点点厚重起来、自信起来,并通过这些沉甸甸的厚重和阳光般的自信实现自我的超越。高雅的审美情趣是在阅读中培养起来的,反过来,高雅的审美情趣又能有效地促进阅读的质量。
四、跳出文本但不脱离文本,强调育人更要坚守语文的本性
从文化审美的角度观照文本,强调文化育人,但前提条件是立足文本,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课首先要上成语言课,让学生在对语言涵泳、咀嚼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作者的伟大胸怀,进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不断完善自身人格。语感是语文永恒的主题,只要朝着培养语感的目标迈进,语文课就不会变味。
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使命之一是塑造人的灵魂。文本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从文化的视角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从而促进灵魂走向高贵和完美,完成“教人成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留下的痕迹的轻重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文化视野、文化自信和文化审美能力。所以,核心素养的根,归根结底,在教师的文化和文化自觉。
拖延症与被动人格
这是很多父母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感觉很抓狂的一个行为。
2011年,有一个特别典型的拖延症的孩子,每一次上学,都卡着点去,要么早一分钟到,要么会晚一两分钟,因为这母亲经常会被老师喊去问话,包括一家人去计划的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表现出来拖延,对此妈妈很头疼,很无奈。
孩子呢?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孩子也表现出来愿意配合,对干迟到,一次一次的懊悔,总解决不了,孩子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表现的是比较强烈的拖延症的特征。
拖延背后到底是有什么目的?
? 人的任何一种行为背后都有动机,一定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现实生活里面孩子该面对的还得去面对,他逃避什么?现实生活里面的这种拖延,并没有让他获得更多的现实意义,这种拖延的行为能够帮他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呢?
后来杨老师和孩子之间建立了情感联系,跟孩子聊的时候就问他,为什么没有尝试着把时间往稍微往前放一点呢?或者提前五分钟可能会避免很多次迟到。孩子也不知道,无论他吃饭早晚,总是等到一个时间,还有12分钟的时候,这是一个极限时间,然后迅速做出行动,往学校走。
孩子能够觉察到,也能够看见自己的行为,也知道如何去避免迟到,但是他对自己的行为又有一种没有掌控,无力的感觉,就像孩子说的,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做的。
在聊的过程中发现:
第一,家里是妈妈说了算,爸爸经常服从妈妈的意愿,妈妈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催,如果他正在看电视,妈妈就一会儿来催一遍,一会儿来催一遍,妈妈不停的催,他被妈妈催的好烦;
第二,妈妈表面看起来很民主,说你自己来决定做什么事情,其实一点都不民主,慢慢会控制他的时间,妈妈告诉他这件事只提建议,你来决定,但所有建议几乎都没有一次是我能决定的,我对妈妈的这一这种掌控特别的无奈。
第三,特别讨厌的地方,如果写完作业了,妈妈一定会给他安排新的任务,让他去干一些自己不情愿的事情,他写完作业喜欢看会电视,休息一会儿,有一会儿自由。
? 如果反抗,妈妈就说我是为你好,我是爱你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自由,没有自主权,他用两个词,一窝火憋气,二无能为力,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跟一个奴隶差不多,爱的奴录。
他说,杨老师,你见过奴隶干活吗?努力干活就跟我一样,能拖就拖,能拖到最后一刻就到最后一刻。有时候又理解妈妈,有时候又有说不出来的这样的一种感受。
我们成年人不太容易理解孩子这种拖延,他是有自己的目的的,只是他也许隐藏的比较深一点,深到自己都不容易觉察,我们这么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
如果人的行为没有任何目的,或者说他背后没有一个动机的话,人的行为就失控了,很多行为背后一定是有动机的,一种无意识的,不容易被觉察的东西。
孩子跟妈妈之间的这种关系,其实投射着某种对抗和无奈,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这种对抗性情绪,这种行为背后其实都是一个获利者,自己获得了某种利益,比如说孩子写完作业,不用再完成妈妈额外布置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对抗性情绪产生,理智上知道父母给他安排是为他好,但是内心有一种情绪,一方面需要依赖父母,督促他写作业起床,一方面,又不希望爸爸妈妈来控制他。这个冲突的背后,孩子直接获得的利益,就像孩子描述奴隶,他用这样磨蹭和拖拉的行为来达到:一是对抗性目的,二是可以少干一点活。
? 我无论怎么努力,后面总还有无休止的任务等着我,我努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永远有更高的目标在等着我,永远没有办法得到认可,得到尊重。
所以,人在行为层面上会表现做事迟缓延迟,把时间卡到很精准,甚至有迟到的风险,也要把时间拖到最后一刻,这种对抗性情绪,让孩子获得了利益,就不用去面对越来越多的繁重的任务,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去逃避无休止的任务无休止的的目标。
父母不停的催,不停的计划,不停的安排,用情绪孩子,会让人产生一种对抗性,在人的对抗性情绪里面,适用牛顿力学,你希望孩子快一点,他有一个反作用力,刚好把他推到慢一点,反作用力会把他推到你期望的另一面,我再消极一点,被动一点。
孩子的这种对抗情绪产生在里面,外在会有一个无意识的行为,偏向相反的方向,这种早期的拖延特征,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和处理,进入成年人的世界里,孩子会形成一种被动的人格特征,一方面,这种被动由原来的拖延,拖延症直接形成人的一种人格构架,人是什么样子,你之所以是这个人,跟别人不一样,活出来一个明显的特征,或者说你的整个人的构架你的造型是什么样的,有的人的性格是方的,有的是圆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菱形的,它会形成一个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的人格雏形,如果一个孩子,他的整个人格特征是这样的,他的样子是就这样的。我们所有人的人格特征一定是被情绪塑造的,人的情绪塑造了你是谁。如果,这个孩子生出来是爱的状态,它是圆的,如果有其他情绪,这些情绪里面,每一天都在塑造他新的样子,在孩子早期整个的人格可塑期,如果有太多的不良情绪,或者对抗性情绪,他会不断的把他这儿去一块儿那儿去一块儿,在被动适应依恋当中完成他的样子,长大以后,这些拖延的孩子,会形成一种被动的人格特征,一方面,孩子从属,希望能够跟随某个人,害怕责任,害怕担当,害怕做领袖,对人有依赖,同时又渴望表现,在跟人交往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去捍卫自己的主权,甚至在面临人际关系冲突的时候,不敢去坚持自己的想法,会特别担心害怕跟人发生冲突,害怕与人发生矛盾,这种特征,表面上看很懂事,其实他是害怕与人冲突,在委屈自己;一方面不停的给自己订计划,希望能够按照某种计划来做,又恨自己做事计划性不足,很多计划执行不下来;一旦这个孩子遇到这种冲突,困难,挫折,失败,往往内心会有压抑,有一种爆发性情绪。这种爆发性情绪来源于早期孩子情感的压抑,一方面渴望被人约束又厌恶规则,一方面渴望表现又不断地担心做得好不好,甚至这样人格特征的孩子,不直接跟人对抗表达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不满意,表面上服从领导,表面上听从对方的意见,心里面有对抗性情绪不合作。
对于比较强势权威的人,一方面抱怨权威,一方面,又从属人家跟随人家,没有办法摆脱对人的依赖和被人控制,没有办法在矛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特征的人,痛苦纠结,有时候恨自己不接纳自己。
早期的拖延,在情绪的塑造下形成,当我们的人格主体构架固着下来之后,形成被动的人格特征,这个不仅父母苦恼,孩子更苦恼,对这样极端的行为表示无奈,我没有办法,我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 拖延属于人的主体性发展受挫衍生出来的副产品,人的主体性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自由意志,都有自主意识,就像一个主权国家一样,如果把一个人比喻成一个王国的话,他的国家必须有主权,他的国王得自己说了算,即使这个国家国力再弱,他都希望能有自主权,都不希望成为别人的殖民地,有一天有另外一个国家,为了这个小王国变得更富强,然后就举着一杆旗,以爱的名义率领部队带着资源带着知识,带着文化带着经验了长驱直入,跟这个国王讲,你们这的国民太愚味了,我们给你们带来了知识文化经验,你们听我们的教化,我们会让你们变得越来越富强,越来越好,不管怎么跟这个国王协商,国王都不愿意接受这种施舍,跟我说把你们的物资留下,书籍留下,种子留下,经验留下,不需要你们指手画脚,可以带着你的知识,带着你的部队离开。
这里面形容的是人的主体性,人是有主权意识的,有主体意识,他有自由意志,你可能是为了我好,爸爸妈妈为了孩子好,就是有一个大前提,你把另外一个人的尊严和主权给践踏了,你践踏一个国家的主权,这个国家会拼跟你对抗,你在侵犯一个人的主权,我在给你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主体性被压制了,这个孩子会拼反抗,孩子方面,一方面他需要你的粮食和供给,一方面,他又不希望你践踏他的主权。一方面依赖你,一方面又有对抗性情绪,内心不接受这样让人丧失主权的方式,孩子在主体性发展受限的时候,做出了对他来讲唯一的一个选择,就是拖延。
他真正的目的是,背后获得的利益,捍卫了他的主权,捍卫作为一个人的主体性,这是一个生命向上向善发展的终极任务。
我们不停的催孩子,一方面我们很强势,以爱的名义民主的名义,经过,通过各种方式,控制孩子的时间,控制孩子的空间,控制孩子的感受。
亚里士多德说过,付出的人远比获得的人幸福感要强。付出的过程中,其实也获得某种满足,成年人对付出会产生依赖。
拖延症很不好改的原因,就是把人推到某种情怀里边,包括循环里边,我们意识到了也很难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会有很多东西会冒出来,各位家长,我们先把主权还给人家,保住主体性。
拖延总是在依恋和对抗之间矛盾,如果要解决拖延的问题,我们要真懂得尊重孩子主体意识,要做一个尊重孩子主体意识的人,人家是个主权国家,无论这个孩子再弱小,你占位的时候一定要站准确,不践踏人家的主权,在每个人的心里面,自己都是自己的王,在人的自由意志里面,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自己命运的王,渴望成为掌舵的那个人。
在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早期的这种拖延进到成年人里面,这种让人抓狂无奈的被动人格,早期我们能够给到人家鼓励,表扬,欣赏,理解,给孩子送这些精神营养,一定是在尊重人家主权,不践踏人家主权的基础上做,人家有权拒绝不接受,不能强加给人家,这是我们的一个教育占位,要解决这种问题,靠说是不行的,家长希望孩子改掉这个毛病,孩子更希望改掉这个毛病。
一个是在付出与获得的过程中停不了,一个沉迷于依恋与对抗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家长把时间和空间还给人家,孩子会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我不介意,但是我依然捍卫你的主权,我们不能以父母的名义另外一个宇宙里的王。
一方面希望别人按规则办事,一方面自己又厌恶这种规则的制约; 一方面渴望能够有好的表现去取悦别人,一方面,经常会担心自己,我哪点表现的不够好,表面上服从内心不合作,阳奉阴违;一方面抱怨有钱有权的,同时又依赖人家,因为害怕跟人发生冲突,做出很多看似妥协的行为,终生无法再依赖与对抗中找到平衡点,这样的人生在我们成年人里面,有太多太多的都是这样,我们追溯到早期就是主权沦丧。整合主体性确定了我的主权意识比任何利益都高,维护我的主权,比获得现实利益,更让主体人在乎。
? 找到我们的站位,找到我们人和人交往的价值排序,我们的主体性不允许别人践踏,我们也不能去践踏别人的主体性,觉察一下自己,去推测孩子,跟我们是同样的感受。
教育其实是一种合作,成长必须在一种友好的相互尊重,承认对方主权的这种氛围中,才能完成一场教育的合作。